阿根廷安第斯山脉发现的一个新的蜥脚形亚目恐龙,揭示了关于早期恐龙演化的新信息。该恐龙可追溯至约2.31亿年前,拥有颈骨变长的迹象,该地区后期发现的脖子更长的蜥脚形亚目可能由此而来。相关研究10月15日发表于《自然》。
约2.37亿~2.01亿年前的晚三叠世,生态系统发生了急剧变化,导致恐龙、哺乳动物的早期近亲以及包括鳄鱼在内的动物种群崛起和分化。恐龙早期演化的许多证据都发现于南美,大部分关键发现局限于阿根廷和巴西的两个盆地地区。
阿根廷国家科学技术研究委员会的E. Martin Hechenleitner和同事报告在一个偏远地区发现了一种早期蜥脚形亚目:发现地位于圣多明各峡谷的圣多明各地层,在阿根廷西北部拉里奥哈的安第斯山脉海拔约3000米处。研究者认为,研究结果对早期恐龙的已知多样性和地理范围进行了拓展,为蜥脚形亚目演化提供了新信息。
已知最早的蜥脚形亚目约有10公斤,颈部相对较短。颈部变长和体重增加是它们早期演化的两个关键特征。他们描述的这个新的蜥脚形亚目物种名为Huayracursor,估计曾超过1.5米长,重约18公斤。它的颈部比后来的蜥脚形亚目更短,但颈骨(颈椎)有变长的迹象。研究者总结道,该发现是早期蜥脚形亚目体重增加、颈部变长的最早证据之一。
?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5-09634-3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