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晨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10/10 16:15:37
选择字号:
ARC生物耦合技术助力盐碱地大豆增产

 

10月9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办的大豆提质固氮绿色增产ARC生物耦合技术盐碱地千亩方示范测产与观摩会在黑龙江北大荒集团四方山农场召开。经专家组实收测产,应用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首创的ARC生物耦合技术的盐碱地大豆示范田块,实收亩产达196.99公斤,比未采用该技术的对照田块增产14.3%,该技术为利用盐碱地提高大豆产能、保障粮油安全提供了新的科技支撑。

大豆实收测产现场。中国农科院油料所供图

  ?

据介绍,北大荒集团四方山农场土壤以苏打盐碱土为主,pH值普遍在8.04~9.11之间,属于典型的中轻度盐碱地,土壤养分匮乏、结构板结,传统农业产出率较低。今年四方山农场1260亩盐碱地连片种植的大豆,在应用ARC生物耦合技术后,实现了大面积单产提升,相比全国大豆平均单产增产47.7%,并且表现出高效结瘤固氮特点,盐碱地土壤结构得到改善。

针对大豆花生源头阻控黄曲霉毒素和提高结瘤固氮两大国际性难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农科院油料所研究员李培武团队历经20多年持续研究,发现了土壤源头阻控黄曲霉毒素提质保安全和同步诱导结瘤固氮、减肥增产的生物耦合效应,发明了ARC生物菌剂,首创了大豆花生提质固氮绿色增产ARC生物耦合技术,具有“两固三增五减”的显著作用,即固氮、固碳,增产、增效、增安全,减毒、减损、减肥、减本、减碳。

目前,ARC生物耦合技术已连续5年在我国大豆花生主产区示范应用,突破了微生物菌剂易受地域、品种、环境等限制的瓶颈难题,应用效果显示在减施氮肥20%~40%情况下,大豆增产15%、花生增产19%,源头减少黄曲霉毒素80%,提质增产作用显著。该技术2023年入选全国农业主推技术,2024年被遴选为全国十大农业重大引领性技术,2025年入选中关村论坛农业领域唯一的国家重大科技成果。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我国科学家突破片上纳米尺度光操控难题 科学网2025年9月十佳博文榜单公布
利用科技打赢盐碱地“逆袭战” 气候变化使亚马孙雨林树木长得更加高大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