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正式推出国内首个MBA新能源汽车方向班(以下简称方向班)。记者获悉,此举是该校深化“产教融合”、对接国家战略、助力产业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
当前,在全球能源转型与绿色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成为全球产业升级的重要驱动力。为顺应这一时代潮流,华南理工大学充分发挥其工科与管理学科的双重优势,推出面向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管理人才培养特色方向班,旨在培养既具备管理智慧又拥有行业洞察力的复合型人才,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发布仪式上,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万良勇代表学院详细介绍了方向班的相关情况。该班由工商管理学院主导建设,筹备期间组织了专项调研团队,深入走访德赛西威等多家行业重点企业,精准把握人才需求;同时,召开培养方案专家论证会,广泛吸纳专家意见,不断优化课程体系,确保培养内容与人才培养目标高度契合。
据介绍,华南理工大学将联合校内优势学科,致力于打造跨学科、跨领域的人才培养平台。方向班在MBA常规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创新推出“1+2+5+X”精准培养模式:
“一流师资”多元授课:课程融入新能源汽车行业前沿案例,邀请国内外知名教授、产业专家及校内多学科教师联合授课,确保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实用性。
“双导师”联动指导:为学员配备校内和校外双导师,提供学术指导、产业洞察及职业发展建议,构筑“知行合一”的培养生态。
“五大专题”选修模块:设置智能化、电动化、产业研究、国际化、品牌与营销五大专题选修模块,覆盖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助力学员构建前瞻性的产业洞察力、跨领域的技术整合能力、全球化的战略视野以及面向未来的创新营销与品牌建设能力。
“多维生态”赋能发展:依托粤港澳大湾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和校友网络,通过新能源汽车前沿技术研讨、企业实战项目、国际交流项目等多种形式,实现课堂与产业的深度对接,构建“产业+学术+校友”多维生态。
“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已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复合型管理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万良勇表示,华南理工大学素有“新能源汽车界的黄埔军校”之称,多年来为新能源智能汽车领域的整车制造、汽车部件等关键环节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此次推出方向班是对商科教育与产业实践深度融合新模式的有益探索。未来,学院将持续推动学科交叉与产业对接,为产业升级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