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对三角形的开发程度不足1%。
第一个发明三角形的人不会料到,这个原本象征稳定性的简单几何图形,会在若干年后的今天,演变为一道令年轻人集体沉默的“催泪”符。
不久前,各个社交媒体平台上刮起了一股“不可能三角”热。所谓“不可能三角”,即不可能同时存在的三种事物,最多只能实现其中两者。内涵如下:
目前广为流传的“不可能三角”有很多,例如就择偶而言,“男性不可能三角”即“帅气”“多金”和“专一”,“女性不可能三角”则被总结为“貌美”“能力强”和“脾气好”;对求职者来说,“工作不可能三角”公认是“挣钱多”“压力小”和“不用顾及人际关系”,而“好老板不可能三角”则是“大方”“聪明”和“心眼少”……
?
不难看出,“不可能三角”是个万能模板,能够在各种各样的人生问题中被灵活套用,生成崭新的逻辑工具。那么,作为为广大科研人员谋幸福的“科”姓媒体,我们自然而然想要得出结论。
做科研的“不可能三角”是什么呢?
?
?
究其源头,“不可能三角”的固定搭配最早来自经济学领域。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亚历山大·蒙代尔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货币三元悖论,指在金融政策方面,“资本自由流动”、“固定汇率”以及“货币政策独立性”三者不可同时兼得。
在此基础上,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于1999年对亚洲金融危机进行分析时,又进一步强调、概括了这一三难困境,将其正式命名为“蒙代尔不可能三角”。
后来,“不可能三角”概念被其他领域的学者借用,来简明概括一些复杂的博弈问题,同时也被很多人应用在日常工作及生活中,将其引申为一种辅助决策的思维工具。
据很多网友的使用反馈,只要熟练掌握“不可能三角”的逻辑方法,就没有人可以割到你的韭菜。
?
比如,当一位美如天仙、日进斗金且温柔似水的年轻女士向你主动示好,你就可以用“不可能三角”反将一军,以一个丝滑的转身规避掉这个蓄谋已久的“杀猪盘”;再比如,当你的老板开始画饼,试图丢给你一个赚很多、做很少且很有显示度的项目,你又可以借“不可能三角”暗度陈仓,用一个出其不意的扫堂腿,踢走这个欲盖弥彰的“臭皮球”。
?
某种程度上,“不可能三角”能够帮助普通人排除很多不易察觉的雷区,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如此好东西,高智商的科研牛马们自然是有的。
在社交媒体上搜索“科研不可能三角”,蹦出来的模型有很多。不难发现,其中的博弈关系大多发生在这三件事之间:成果、背景和健康。有博主将其概括如下:
@小红书用户“Timing Book Wait”
据博主本人在读博期间的近身观察,一个人如果想顺利拿到博士学位,就不可能同时具备“成果丰硕”、“身心健康”和“家庭普通”三种状态,至多只能同时拥有其中两样。身心尚且健康、家庭普通的博士生不少见,但提起科研成果来,他一定囊中羞涩;成果颇丰且背景一般的博士生也不罕见,但多多少少都有些身心畸变;身心健康又成果丰硕的人,要么是天赋和机遇都远超普通人的幸运儿,要么是拿着“皇族”剧本入场的“天龙人”。
?
如此盘算下来,普通人似乎只剩下两条路可走了:你可以选择做个归来仍是“边角料”但身心健康的“学术分母”;也可以选择愤然入局,用身心健康搏一个在圈内“查有此人”。
当然了,如果你的头够铁,也能选择做个诚不我欺的“独角兽”——只占“背景普通”一条,既不成果颇丰,也不身心健康。
面对这直击灵魂的“邪恶三角形”,广大研究生们纷纷表示认同,并用自己的方式做着见缝插针的顽强抵抗。
有人为了更加逼近完整的三角形,奔着“三者兼有”而选择延迟毕业;有人在个别条件上“投机取巧”——“如果把‘成果丰硕’改为‘成果不差’,我就满足了”;还有人就是不信邪,认为可以三者兼顾,结果回头一问亲友,才知道身边人都觉得自己“不正常”……
?
幸运的是,在这些叫苦连天的评论中,小编还真发现了一些“不可能三角”之外的“幸存者”。
?
“三角都占了。我们实验室基本都是三角,导师很佛,我们也很佛,每天都很开心”“打破‘不可能三角’的话有几个前提:天资聪颖、资源不错、导师人好”……这些评论似乎道出了针对“不可能三角”的一种破局之法。
?
对所有基本符合“不可能三角”存在条件的人来说,保持身心健康都是首要任务。
人在实验室,每天被繁重的科研任务压着,怎会不“发疯”?偶尔的负面情绪、工作状态的起起落落都属于正常现象。只要善于自我调节,必要时借助外部力量加以缓解,维持一个长期相对稳定的身心健康状态还是不难的。所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身心健康,就没有后续的一切。
?
对此,我们可以尝试在源头上规避风险。
比如在读博之前,要慎重考虑自己是否适合从事科研工作。对所在的专业领域、要去的实验室、跟随的导师都做好深入细致地调研,结合多方意见综合研判后再决定是否读博,并对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状况提前做好心理建设。
最重要的是,要做好最坏的打算:进展不顺的话,是否能够接受延期毕业,甚至是否有勇气退出。
其实,避免走上“健康”和“成果”跷跷板的最好方式,就是尽可能选择一条更加适合自己的路,结合自己的背景、性格、学术基础等选择一个适合精进的方向、一个适合成长的地方。
要做出最正确的决定,则必须先拥有清晰的自我认知。遗憾的是,这正是很多人缺乏的。例如,一个明明更适合投身产业界的人,非要在理论研究领域死磕,这样既会让自己变得身心俱疲,也在无形中浪费了独特的天资。
细品“不可能三角”的隐藏逻辑,不难看出,它本质上是给出身普通、机遇普通的普通人设置的一道“不疯魔,不成活”的单选题:背景普通的你们,只能选择“麻木地躺”,抑或“变态地卷”。
但现实果真如此吗?
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三角”并非绝对。我们看到,依然有很多人乐此不疲地奋斗在科研一线,热爱着自己的研究事业。也许在职业生涯的早期,他们都无法满足“不可能三角”,但他们没有屈从,而是选择用时间为自己铺出另一条可能突围的道路。
“不可能三角”模型最大的缺陷也正在于此,它没能加入“时间”这个变量。只要时间够长,任何人都拥有尽善尽美的可能性。同时满足“不可能三角”的人实属罕见,但大多数普通人都能凭借长期坚持和不懈努力,在保持身心健康的情况下,尽可能接近心中那座科研巅峰。
这怎么不算是另一种胜利呢?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