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时节的北京故宫为何会有“千龙吐水”壮观?正阳门箭楼的千斤闸是怎么抬起、放下的?永定门前,“永不落地的无脚鸟”北京雨燕如何休息觅食?
9月15日至25日,2024年全国科普日活动暨第十四届北京科学嘉年华在北京市范围开展。与往年不同的是,在作为主会场的北京科学中心,一个全新的展览——“科技中轴——北京中轴线上的科技”(以下简称“科技中轴”展览)让今年北京科学嘉年华的地方色彩更为浓郁,吸引了众多大小朋友观展体验。
公众正在参观“科技中轴”展。北京市科协供图
?
“这次是‘科技中轴’展第一次在公众面前亮相。之后,它将成为一个长期展览,未来5年都会在北京科学中心展出。”北京科学中心策展开发部副部长宋男迪告诉《中国科学报》。
今年7月27日,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在年初得知“北京中轴线正在申遗”的消息时,做过十多年科技展策展人的宋男迪和她所在的团队就开始思考,如何为北京中轴线增加科技价值。
“我们发现,当时北京中轴线的各类展览中缺少一种科技视角,围绕着北京中轴线而策划的‘历史展’‘文化展’等讲述了各种各样各样的知识,单单就缺乏‘科技展’。”宋男迪说。
之后,宋男迪和她所在的团队,以现代科技视角重新审视北京中轴线。他们先查阅了与北京中轴线科技元素相关的文献,然后重走北京中轴线上的每个点,实地寻找每个地点背后的科技点,并将科技点与中小学科学课的课程标准相结合。
公众正在参观“科技中轴”展。北京市科协供图
?
正阳门箭楼千斤闸,是他们最早在北京中轴线上找到的科技元素之一。
“千斤闸,是古代力学与机械学的杰作。”宋男迪感慨,闸板系统、贯柱系统、滑车和贯绳系统,不仅使千斤闸坚固灵动,还在细节上体现出安全稳定运行、稳定传输动力的特征。
依照史料记载,策展团队复原了千斤闸的模型。在“科技中轴”的“箭楼千斤”展区,公众可以清晰地看到贯柱、贯梁、贯尺和滑车,还可以登上高台通过选择不同臂距地旋转柱,提升中间的重物,体验不同长短、粗细的旋转柱所使用力量的变化,体会力、力臂和力矩之间的关系,亲身感受物理书本上关于省力杠杆的相关知识。
“正阳门箭楼上的千斤闸保留至今,曾经抵御过千军万马。然而,它没能阻挡住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的脚步,当时的清政府已经失去民心,老百姓带领侵略者绕过坚固的城门,从城墙的缺口进入了北京城。”宋男迪感慨,“我们需要时刻提醒自己,以古鉴今。”
在“科技中轴”展览中,还有很多类似的科技点,如“钟楼传声”展示了北京中轴线起点——钟楼的声学原理;“万宁海通”展示了北京中轴线上最古老的桥梁——万宁桥的桥体结构;“景春永固”展示了北京中轴线制高点——景山建筑群“一麻五灰”的防腐技艺。
“整个展一共有17个展区,都围绕着北京中轴线上的科技元素展开,再现了中国科技史、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技与人文的特色。”宋男迪说。
她介绍,未来5年,策展团队还将继续挖掘北京中轴线上的科技元素,并不断为展览加入更多的新元素。
北京科学嘉年华主场。倪思洁摄
?
记者了解到,除了北京科学中心的主场活动之外,北京市科协还与北京团市委、市公园管理中心、中国铁道博物馆和国家自然博物馆联合举办了“科学+相约最美中轴线”系列专场活动,打造中轴线上的科普盛宴。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