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梁运过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9/12 7:49:59
选择字号:
陈可冀:天下的路很多,不能没有中西医结合这条路

 

■梁运过

陈可冀(1930—)

我国第一代中西医结合学家。1930年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1954年7月毕业于福建医学院(现福建医科大学)医疗系,同年9月留校任内科助教及附属医院内科住院医师。

1979年起担任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专家咨询团顾问。1991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从事中西医结合内科特别是心脑血管病临床及研究50余年,先后获得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古籍整理奖金奖,卫生部甲级成果奖,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首届立夫国际中医药学术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及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药国际贡献奖(2007)。

主编《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中国传统老年医学文献精华》等著作,创办《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英文版)。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1981年版本)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2011年版本)

1956年,岳美中(左一)与学生陈可冀(左二)等探讨问题。

1970年,陈可冀(右一)与郭士魁(右二)会诊心脏病人。

1982年,陈可冀(左)与周文泉讨论清宫医案。

陈可冀(左一)与学生在实验室。

我国著名中西医结合内科、心脑血管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的医学生涯是一段传统与现代、中医与西医的融合之旅。他在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与赵锡武、郭士魁等学者合作,推动了中医辨证施治原则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并促进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标准化。

在老年医学领域,是他牵头成立了西苑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并深入挖掘古代医书文献,为老年医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见解。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陈可冀培养了众多医学人才,为中国医学界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陈可冀在《我的中西医结合六十年》一文中说:“天下的路很多,但实践教育我,不能没有中西医结合这条路。”他自己在中西医结合这条路上,不断努力,尽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具有达到国际标准的中国原创特色”。

1埋下中医的种子

1930年10月20日,陈可冀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父亲陈在梅常年在北京、天津、河北的新闻界工作,故以“冀”为陈可冀取名。陈可冀的童年教育,是在《三字经》《千字文》的诵读声中开始的,这些经典文献的熏陶,使他对中国传统文史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陈可冀第一次接触中医,始于因鼻炎被父亲带着去找中医医治。他们找到当时福州城里一位著名中医叶烺藩,这段治疗鼻炎的经历让陈可冀看到了中医的神奇疗效,尤其是叶烺藩那洒脱的处方字迹和对中药材辛夷的使用,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

1936年,陈可冀到福州上小学,因抗日战争,他从福州铺前顶小学转至闽侯苏坂小学,再转至闽侯南灵小学。1943年,陈可冀离家到福州三山中学就读初中,而后又辗转至福建省立闽清初级中学(后更名为福建闽清中学)。陈可冀是寄宿生,每半年才能回家一次。开学时,他独自一人从闽江出发,到达闽清口岸后,再背着沉重的行李步行超过50里路到学校。2005年,陈可冀在福建中医院接受媒体采访时,以“劳其筋骨”来形容这段经历。

1946年,他初中毕业回到福州,就读于福建省立高级中学。在福建省立高级中学度过的3年高中生活,对陈可冀的成长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陈可冀初中时就酷爱文史、喜好读书,在课余时间写一些文章并做些翻译。

教授陈可冀国文、历史和音乐的3位老师对他的启发和教育尤为深远。一次春节,陈可冀与同学拜访国文老师薛畲。薛畲即兴吟诵了清朝诗人、学者赵翼的《论诗》,诗句中表达的世代更迭、新旧交替的哲理,让陈可冀深刻感受到生命的有限和个体对社会、民族、国家应尽的责任。1949年5月27日,他在福州版《中央日报》上发表了《我最敬爱的薛畲先生》一文,表达了对薛老师的敬仰之情。

历史老师陈兆璋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题目,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这样的教学方式促使陈可冀思考如何正确面对人生,如何将古代的智慧应用于现代生活中。音乐老师柳村通过讲授音乐家、美术家李叔同和艺术家黎锦晖创作的歌曲,培养了陈可冀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情感。

陈可冀家临近医院,经常目睹患者康复的喜悦和失去亲人的悲伤,这些经历逐渐在他心中种下了学医的种子。

1949年,陈可冀高中毕业,同时被福建医学院、厦门大学和北京医学院录取,最终他选择在福建医学院(现福建医科大学)医疗系就读。在大学5年时间里,扎实的西医基础教育塑造了他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强调运用现代科学实验来验证理论的工作方法。

2007年,陈可冀在母校福建医科大学70周年校庆发言中说:“老师和领导要求我们扎实牢固地打好医学基础……母校使我们锤炼了思想、丰富了知识、增长了技能、提高了整体素质。”

1954年,他以优异成绩毕业,留校任内科助教,兼福建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住院医师。时任科主任王中方教授毕业于北平协和医学院,虽精于西医学,但巡诊查房却不时以中药疗疾而屡屡见效。

“当年福建的一些地方血吸虫病流行,肝硬化腹水病人每有住院者,汞撒利茶碱等利尿药很常用,但王中方教授却常常开半边莲等中草药治疗,这对刚刚进入临床工作的我,有天然的影响。”在王中方的影响下,陈可冀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跟随中医大师学习

在成立中医研究院和学习中医的时代背景下,1955年12月中国中医研究院在北京成立后,号召全国有3年以上临床实践经验的医生前来学习中医。

因福建医学院附属医院的预定人选未能赴京,1956年初,王中方询问陈可冀是否有意北上学习中医时,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从西医到中医的转变,不仅开启了他职业生涯的全新篇章,更是一次深刻的知识探索和身份蜕变。陈可冀说:“这是我人生中很重要的一个转折——从一名西医大夫转而从事中西医结合、中医药领域的临床和研究工作。”

1956年春,26岁的陈可冀从福建到北京深造,开始了中医学习。他本来是奉调到中医研究院“西医学习中医研究班”(即“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学习的,由于迟到了一些日子,没赶上这个班的开学时间。恰逢当时中医研究院在筹建内外科研究所,组织上就让陈可冀到内外科研究所工作。

就是这次到北京的学习经历,让陈可冀得以师从被誉为“南冉”的中医大师冉雪峰、知名经方中医岳美中等名中医。

他和冉雪峰一同被分配到内科研究所高干外宾治疗室。陈可冀和另一名前来学习的医师郭士魁受命拜冉雪峰为师。

之后的两年半时间里,陈可冀一直跟随冉雪峰学习,除了抄写处方、临床实践外,冉雪峰还指导陈可冀研读《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中医经典著作。

1957年初,陈可冀凭借刻苦学习中医的成果,荣获了北京市西医在职学习中医的一等奖。1957至1958年期间,他与章宗穆研究员携手,基于中医传统理论,并在声学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马大猷的帮助下,研发了以酒石酸钾钠为传感材料的“寸关尺脉搏描记仪”。该仪器由蒲辅周、杨树千等著名中医师操作,对大量样本的多种脉象进行了综合分析,标志着我国在压电晶体脉象仪领域的早期成就。陈可冀因此获得了参加1959年全国群英会的机会。

1958年,陈可冀参与了对因误服过量乌头药物中毒的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的紧急治疗,当时冉雪峰使用西洋参等药物成功为陈嘉庚解毒;他还见证了郭沫若先生肠胃不适腹泻的治愈、邓拓先生因慢性消化不良消瘦疾患的治疗等事例。冉雪峰的临床诊治经验,使陈可冀对中医药传统的理解进一步加深。

其间,陈可冀还系统聆听了多位著名老中医的课程,如朱颜讲解《神农本草经》和《黄帝内经》、陈慎吾讲解《伤寒论》、蒲辅周讲解《温病条辨》《温热经纬》和《时病论》等。

陈可冀初抵京城时,亦有幸与岳美中在同一研究所共事。最初几年,他主要接受岳美中的教导,学习《金匮要略》,使用的教材是清代医学家尤在泾的《金匮要略心典》。在岳美中的带领下,陈可冀参与了北京多家医院的尿毒症病例诊治,其中岳美中使用野山人参和黄芪降低尿素氮的方法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1957年,岳美中访日归来时,将日本汉方医学家大塚敬节赠的《汉方诊疗之实际》等医书转赠与陈可冀,并附赠小诗云:“东医虽亦学南阳,一病终归是一方。哪晓论治凭辨证,此中精义耐思量。”陈可冀读后,领悟了岳美中所持的辨证论治与专病专方相结合的观点。

1960年前后,因冉雪峰等老师的身体问题,陈可冀转而跟随岳美中研习中医。这段时间里,陈可冀通过日常学习与实践,积累了丰富的中医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为他后来的中西医结合研究奠定了扎实基础。

1961年10月,陈可冀获得了与岳美中及著名学者梁漱溟同行前往厦门参加“中医辨证论治学术研讨会”的机会。在会议筹备期间,陈可冀询问岳美中是否需要准备论文,岳美中欣然同意,并随即花了半天时间讲解辨证论治的概念,指导陈可冀据此撰写文章。此次会议不仅让陈可冀的论文获得了展示,还使他结识了许多中医界的精英,深化了他对中医的理解。

3中医与心血管疾病治疗

1958年,国家开始重视心血管病研究工作,成立了我国第一所心血管病专科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与此同时,中医研究院确定了几个重点攻关题目。陈可冀和老中医赵锡武教授、郭士魁研究员等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疾病研究所(阜外医院)协作,开展了一系列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研究,主要聚焦于高血压病和冠心病这两种心血管疾病。

上世纪60年代前后,西方降压药有了长足发展,但调节症状效果仍欠佳。对此,陈可冀及其团队针对262名高血压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型施治,发现尽管血压降幅可能不大,但症状改善较为明显。他们发现针对“肝风型”高血压使用的中药材天麻钩藤饮不仅有调节大脑皮质第二信号系统的功用,还展现出温和的降压效果和促进脑部血液循环的作用,有效缓解了头晕耳鸣等症状,从而减少西药降压剂的需求量。

1959年末,全国首届心血管疾病学术会议于西安举行,陈可冀以“高血压病中医分型及中西医结合治疗”为题,作了大会专题报告。

1961年,陈可冀从中国中医研究院内科研究所调至其附属医院西苑医院。进入西苑医院不久,陈可冀就与郭士魁合作,共同撰写和发表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治疗规律探讨》一文。1963年8月,陈可冀晋升为西苑医院内科主治医师。

同年,在陈可冀的倡议下,研究人员调查了北京各寺院中63岁以上、素食史14至72年的僧尼群体,关注他们的高血压、动脉硬化性心脏病、血脂情况及中医症候特征,设立了年龄匹配的对照组。研究揭示出不同于欧洲僧侣的研究结果,在北京广济寺等107名长期素食者中,心肾阴阳两虚和肝风症候尤为显著。

1970年,周恩来总理主持召开全国中西医结合工作会议,提出加强对冠心病的防治研究。北京地区防治冠心病协作组应运而生,由阜外医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吴英恺担任组长,西苑医院为副组长单位。陈可冀作为主要研究人员之一,在西苑医院进行治疗心脑血管病药剂冠心Ⅱ号、川芎嗪和血府逐瘀汤等的研发工作。

陈可冀系统精读了40多部中医药有关活血化瘀的经典名著及医方著作,尝试把中医的“活血化瘀”思路运用到冠心病的治疗中。后来他与被誉为“协和才子”的张之南教授等人合作完成出版了《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一书。

这个时期最重要的创新性成果是研发了冠心Ⅱ号方剂。该方剂以传统活血药材为核心,包含丹参、川芎、赤芍、红花和降香等。通过广泛的临床试验,并对大量心绞痛患者进行了长期和短期疗效评估。结果显示该方剂能有效改善缺血型心电图异常,其注射剂型对急性脑血管闭塞病患者显示出高达90%的有效率。

2004年,“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项目获得200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是中医药研究领域第一次获此殊荣。

1979年,陈可冀主持的“全国中西医结合冠心病、心律失常座谈会”在上海举办,会上确立了冠心病诊断与疗效评估标准,至今仍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应用。1981年,陈可冀主持将冠心Ⅱ号改制成有效部位组成的精制冠心片工作,并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同仁医院等单位合作,共同开展双盲随机、安慰对照的临床研究,确定了其疗效。

在研究冠心病治疗药物冠心Ⅱ号的成分中,他们鉴定并合成了主要生物碱I号(四甲基吡嗪),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确认了其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能力,并在临床验证中成功应用于急性脑血栓患者,超七成患者治疗后恢复了独立生活能力。该药以“川芎嗪”之名广泛推广,成为国家基础药物目录的一员。

1981年1月,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筹备委员会成立,陈可冀在首任会长季钟朴教授的领导下参与了该研究会的筹建工作。同年11月经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批准后该研究会正式成立,陈可冀担任首任秘书长。

上世纪90年代,该研究会更名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1995至2008年,陈可冀作为学会的第四、五届会长引领学会前行。

4发掘清宫医疗档案开展老年医学研究

除了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和临床治疗外,清代原始医药档案的整理和老年医学是陈可冀从医生涯中另外两项重要的研究领域。

1956年,陈可冀初到北京参观故宫博物院时,注意到玻璃展柜里展示着一系列珍贵的帝王与后妃医疗记录,其中包括康熙、同治、光绪以及慈禧太后的病历档案。他多次参观展览,试图深入了解,因当时的社会背景,这类资料被视为封建残余,仅能窥见档案的部分内容。

改革开放之后,故宫重新开放。1980年夏天,陈可冀提出倡议,要系统整理研究珍贵的宫廷医疗档案,包括皇族成员的病案记录、内务府的相关抄录、帝王与后妃的用药账目与处方、御药房的各类记载、皇帝对医疗事务的亲笔批示、宫中敬事房留存的档案,以及皇帝日常生活的“起居注”。

他还提议将这些资源公开,以便民众受益,并进一步通过临床验证和科学实验来继承和发展其中的医学智慧。这一构想得到了中国中医研究院院长季钟朴教授、西苑医院副院长郑学文研究员以及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领导的积极响应与全力支持。

在中央档案局和国家档案馆的批准下,双方达成合作协议,正式启动了这一历史文献的整理与研究项目。随着工作的深入,陈可冀与团队编纂并出版了多部关于清宫医药的著作,如《慈禧光绪医方选议》《清宫医案研究》《清宫代茶饮精华》《清宫外治医方精华》《清宫膏方精华》等,继承整理了清代中医药临床经验。

通过对这些医案的深入研究,他们揭示了清代宫廷医学的实效性、严谨性,而其对现代中医临床的影响包括重视辨证论治、广泛使用经典药方、强调通腑治法等。

陈可冀的探索并未停留在理论层面,他还将清宫医方带入了现实生活中,研发出如御制平安丹、清宫寿桃丸等产品,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展现了延长寿命、改善老年病症的潜力,为中医药的现代化与国际化开辟了新途径。

陈可冀的学术视野没有局限于故纸中,而是以此为契机,转向了另一个领域——老年医学。

早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朝鲜东医代表团连续两年访问西苑医院。代表团专注于探讨老年人健康长寿的秘诀,西苑医院指派陈可冀负责接待工作。他与代表团进行了多次深入交流,并邀请了岳美中、钱伯煊等知名老中医与代表团进行座谈。

岳美中在老年保健领域经验丰富,陈可冀常常抽时间跟随岳美中在门诊学习。岳美中还分享了治疗老年病的宝贵经验。

1975年,岳美中因病入住西苑医院心血管科,在身体状况允许时,他与陈可冀讨论老年病的预防与治疗,这些有关老年病治疗经验的素材逐渐积累,最终整理编纂成《岳美中老中医治疗老年病的经验》一书。

鉴于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将要面临的老年问题,加之个人年龄增长带来的切身体会,陈可冀越发重视老年健康议题。考虑到传统医学中蕴藏丰富老年医学智慧与实践经验,他深感若能系统整理并有效运用,将极大促进公共健康福祉。

怀着这样的愿景,他萌生了创立专门研究机构的想法,旨在深入探究老年医学。在季钟朴的支持下,1981年,陈可冀牵头成立了老年医学研究所,并担任所长。这一机构不仅是国内首个专注于老年医学的研究所,还被确立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重点专病专科中心,为后续中西医结合的老年医学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1983至1985年,陈可冀在西苑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的助力下,集结全国专家,耗时3年深入挖掘周秦至清代的数千种医书文献,系统梳理出十个类别,包括专著、养生、医理、医案等,最终编纂完成《中国传统老年医学文献精华》一书,总计130万字。此书为老年医学研究领域开创性著作。

陈可冀的研究工作不仅在临床上取得了实效,同时在学术上推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发展,尤其在心血管病和老年医学领域,他的努力为后来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知识。

陈可冀的学术生涯体现了其对医学的不懈追求和对中西医结合事业的深刻理解。他认为,研究人员要有创新思考,只有高层次的中西医结合,才能“进一步为实现更加完好的中医药学时代性的转化、为人类健康作出崭新的征服疾病威胁的贡献”。

《中国科学报》(2024-09-12第4版印刻)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