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碳汇,然而目前对于不同演替阶段热带森林的群落动态和碳汇能力如何响应气候变化方面的研究较少。
近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的科研人员,依托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研究站的长期监测数据,分析了环境因子对2004~2020年间西双版纳勐仑地区五个热带森林样地树木直径生长率、死亡率、更新率以及树干净初级生产力(NPPstem)的影响。相关成果发表于《综合保护(英文)》。
这五个森林样地包括三个热带次生林——演替早期的TSF-2、TSF-3和演替晚期的TSF-1,以及两个热带原始林——热带季节雨林和热带喀斯特森林。
研究结果显示,演替早期的两个次生林样地TSF-2、TSF-3表现出了更高的直径生长率和相对死亡率。2009-2010年的极端干旱使得大部分样地的直径生长率、更新率和NPPstem下降,而处于演替早期的次生林样地树木死亡率显著增加。研究还发现,最高气温与NPPstem和直径生长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降水与直径生长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树木的死亡率与最高气温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更新率与降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科研人员表示,这项研究强调了中国西南地区热带森林的生长、死亡、更新以及生产力对极端干旱事件的脆弱性。未来持续的气候变暖以及频发的干旱事件将会导致热带树木生长下降和死亡率增加,进而降低热带森林的碳汇能力,而这种影响对于演替早期的热带次生林更为严峻。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02/inc3.58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