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钟煜豪 来源:澎湃新闻 发布时间:2024/8/19 22:42:46
选择字号:
北大、清华长文悼念周光召:失去了一位永远的好老师、大先生

 

两弹一星”元勋周光召于2024年8月1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周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相继发文悼念这位杰出的科学家。

其中,北京大学新闻网8月18日发文介绍,周光召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1951年到北京大学读研究生,师从彭桓武先生,1954年毕业并留校任教于北大理论物理教研室,讲授“电动力学”等课程,探索授课方式,形成一套着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能训练,具有北大特色的教学风格。

1957年春天,作为北大物理系派出教师,周光召先生前往苏联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开展基本粒子和量子场论基本理论的前沿研究工作,其间埋头苦学,四年间两次获得联合核子研究所的科研奖金,发表30余篇论文,最先提出粒子螺旋度的相对论性,1960年他简明地推导出赝矢量流部分守恒定理(PCAC),成为国际公认的PCAC的奠基者之一,取得了令当时世界各国学者赞叹的成就。

上世纪60年代,因国家战略需要,周光召先生强烈要求回国从事原子弹研究。他在决心书中写道:“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科学家,我愿意放弃自己做了多年的基础理论研究,改行从事国家急需的工作,我们随时听从祖国的召唤!”回国后,他全身心投身到“两弹一星”的研制工作中。

1993年,北大物理系建系80周年活动,左三为周光召。北京大学新闻网资料图

周光召先生对北大有着十分深厚的感情,始终关怀北大物理学科的发展建设,倾注了很多心血。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等职期间,事务繁忙,但他仍然经常回学校参加学术活动,深入到实验室和教学科研一线调研指导。1993年,北大物理系建系80周年,周光召先生前来参加活动,并题贺词“探物穷理,永葆青春”。2003年,先生又为物理系建系90周年致贺词“耕耘九十载,英才遍九州”。

2000年,周光召先生来北大物理系考察参观。北京大学新闻网资料图

周光召先生与北大校园、青年学生情缘深厚。2007年12月,周光召先生前来北大作报告演讲,现场与学生们问答往来,就“新的思想往往在不同学科之间碰撞产生”“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理想”“学科学要有人文素养”等话题讨论交流。2018年12月,北京大学与中国科学院文联联合举办“两弹一星”功勋人物肖像画展,展览一经在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展出,众多师生前来观看,学生观展后深切感怀:“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有时过于关注个人,却忽略了一个事实——很多事情只有在集体的耕耘下才能实现。”

在任北大物理系讲师时期,周光召先生就表现出为科学事业敢言、善言的公心。在年轻教师中,他科研知识出众,同时身任党支部书记,是理论物理教研室里的“党代表”。1956年,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号召,周光召认为教研室适应形势发展应作出规划调整,在党小组和教研室会议都郑重阐述看法并提具体建议。后来任中国科协主席等职期间,有利于促进科学客观讨论、推动交流协作、维护学术风气的事情,周光召先生都热心推动,不保留门户之见、领域之分,在各种场合勉励中青年科研工作者,言语质朴恳切:“既要有理想追求又要勇于面对现实,在研究工作中应善于分解课题,抓住主要矛盾,指明研究方向。”

周光召先生辞世,北大失去了一位杰出的校友,一位永远的好老师、大先生,中国科学界损失了一位杰出的领袖。先生作出的巨大贡献将永载史册,其“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大协作”的战略科学家风范将感召着后来者,永远值得北大师生铭记、传承。

8月19日,清华大学微信公众号刊文回顾道,1982年,在一批老清华物理系友的呼吁下,清华大学物理系在中断30年后重新恢复。周光召先生认为清华物理系应有自己的特点,建议改名为“现代应用物理系”,并亲自兼任系主任。他在1984年举办的物理系干部会上曾谈到任职初衷:“主要是因为我认识到要搞四个现代化,需要培养为国民经济建设而奋斗的人才,这就必须要理工结合起来培养人才。”

在周光召先生看来,办系目标和检验这个系办得好与不好的标准,就是将来其学生对社会所作的贡献。他期待学生,既进入到物理学本身的基础研究前沿,也把物理学理论扩展应用到更多领域,并为之作出更大贡献。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先生将全部热情投入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事业中。

在1995年清华内部的战略研讨会上,周光召先生强调,清华理科和工科,彼此都需要对方,像清华这样拥有广泛的工科技术学科,别的地方少有,这是发展理科难得的优势。40多年来,在周光召先生的关心和不懈努力下,清华物理学科以及理学院各个学科都得到了长足进步和发展。

“光召先生是一位身体力行践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清华校训的人,是一位杰出的清华校友。”2019年5月15日,在周光召院士从事科学事业65周年学术思想与科学精神研讨会上,时任清华大学校长邱勇说,“光召先生总是用殷勤的眼光关注着年轻人,用赤诚之心感染着年轻人。”

清华大学方面还提到,1947年,周光召先生由清华大学先修班保送到物理系读本科,他感到自己物理基础不如一些同学,比别人更努力地去学习物理。了解到系图书馆晚上没人管,他主动申请去管,只为在图书馆里多学一点。他每一步坚实的奋斗和爱国的选择都是年轻人最好的教材。

2004年5月,周光召先生来到母校和清华的同学围绕“科技以人为本”进行对话,勉励清华学子成为“毫无愧色地写在中国的历史上的人”。

微信公众号@清华大学资料图

2006年4月,在清华大学校庆期间,先生与同学交流座谈并作题为“学习、创造与创新”的演讲,指出“善于学习和高度自信是富于创造力人才重要的品质”。

在与同学的交流过程中,针对一些年轻人在科学研究中的浮躁心理,周光召先生言辞诚挚恳切:“‘天生我材必有用’,但是在机遇尚未来临时,如果硬要去强求一些事情,甚至闹情绪,去攀比、嫉妒别人,这是最不值得的事情。”

微信公众号@清华大学资料图

2011年,在周光召基金会和清华大学联合举办的“周光召基金会获奖者清华论坛”上,先生希望青年科学家用真正科学的态度对待社会、对待自己,保持科学的精神,理智、冷静地面对社会:“尽管现在的诱惑很大,但做科研不要有压力,要扎扎实实把事情做好。”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珠穆朗玛峰因何成为世界最高 极目卫星团队在伽马暴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实践十九号卫星成功发射 他们的15年“铸剑”之路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