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侠,滕继濮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24/8/13 7:33:08
选择字号:
我国科学家揭示7亿年来地球自转阶梯式减速过程

 

科技日报成都8月12日电(刘侠记者滕继濮)12日,记者从成都理工大学获悉,该校沉积地质研究院马超教授带领大数据沉积团队结合地质记录和天文计算,首次从地质记录中重建出过去7亿年至2亿年前地球自转减慢的过程。相关成果近日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报》上。

在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地月引力产生的潮汐作用使得地球自转减速现象一直存在。但是地质历史时期地球自转减速的变化是否和现今一样?针对这一科学问题,该研究团队联合法国天文学家雅克·拉斯卡尔团队以及来自德国、爱尔兰的地质学家,对全球地质记录进行深入分析和计算,获得了过去7亿年至2亿年前的地球自转周期、地球一天的时长,以及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

结果显示,在过去7亿年至2亿年前,地月距离增加了约20000公里,日长增加了约2.2小时。另外,地球自转不是平稳减慢,而是呈现出一种阶梯状减速的演化模式,即“快—慢”“快—慢”。两次“快—慢”的转折分别发生在5.5亿年前和2.5亿年前,这两个时期正好对应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和地球历史最大的生物大灭绝事件,这两个主要“快—慢”减速期可能为早期海洋生态系统的演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本研究对重建地—月系统的演化历史、探究地球自转减速的气候、环境、生物演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马超表示,“在此基础上,研究团队将进一步探索地球自转变化与地球磁场、潮汐作用、气候变化等自然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期构建更加全面、准确的地球系统演化模型。”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星链卫星让射电望远镜“失明”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的十大注意事项
我国卫星数据通信方式迎来重大变革 固体核磁共振新进展!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