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庆龄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8/5 14:28:52
选择字号:
207位选手参与,第六届宇宙漫游作品征集公益活动闭幕

 

8月3日,第六届宇宙漫游作品征集公益活动闭幕典礼在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举行。

记者从上海天文馆获悉,宇宙漫游作品征集公益活动前身为宇宙漫游创作大赛,自2010年起两年一届,已成功举办五届,是天文领域知名的全国性赛事。

六届征集活动由中国天文学会、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上海天文馆、浙江省之江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得到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数据与文献委员会、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数据驱动的天文科普教育工作组、天文科普工作协作组、天文科学教育联盟的指导,由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教育研发应用分中心、中国天文学会信息化工作委员会承办,中国虚拟天文台提供平台和技术支持。

闭幕式合影。

不设年龄限制

本届征集活动将参与形式与规则进行了升级优化,设置“天文微视频”“天文微课堂”两个板块,创作者们能够更充分、灵活地利用天文数据、可视化平台以及多元化的媒介手段、教学模式、艺术形式展开创作,更好地讲述自己的天文故事。

“天文学是一个非常开放的学科,是面向全人类的,这也是我们此次大赛不设置年龄门槛的初衷。”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NADC)常务副主任崔辰州介绍,“我们并不强调视频制作的技术水平,更注重作品的创意以及对天文知识的解读。”

自2023年12月3日活动正式启动以来,吸引了全国44家单位共207位选手参与创作,征集作品91部,50位教师从科学性、艺术性、漫游技巧等方面为作品提供了指导。经过初评、复评、终评以及线下答辩等多轮评审和竞技,最终评出第一名作品5部、第二名作品11部、第三名作品23部、优秀作品29部以及最佳作品6部。此外还评出了优秀指导教师15名、优秀组织单位7个。

第三名颁奖环节。

崔辰州表示,一些作品中展现出的创造力和独特视角,令他印象非常深刻。比如获第一名的《星辰之吻:红色月影的奥秘》,通过实验揭示了出现红月亮原因。“对于天文工作者来说,可能已经对红月亮习以为常了,反而想不到从这个角度去考虑问题。”

天文科学教育需要“融合”的思想

本届征集活动的主题为“融合”(Fusion)。随着天文学研究的发展,多波段、多信使天文学帮助科学家构建出更为全面和深刻的宇宙图景,将不同类型的数据交叉融合,就像拼凑一幅宏伟的拼图,以揭示宇宙中更为复杂的面貌。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天文科学教育同样需要“融合”的思想,将精确的科学概念、科学知识与生动的艺术表现力有机结合,从而探索更多创意的可能性,将宇宙的奥秘展现给大众。

《宇宙漫游:恒星形成沉浸之旅》是另一项获第一名的作品,由3位本科生合作完成。这是一个典型的“融合”团队,他们分别来自北京、安徽和山东3所不同高校,仅1位同学的专业同天文学相关,另2位分别是化学和设计专业。

他们是因为对天文的共同兴趣而在网上相识,近2个月的时间里,从选题确定、文案撰写到视频剪辑,全都是通过“云端交流”完成。

“我们在视频中运用了比较多3D建模的场景,以带领观众进行宇宙旅行的方式,让大家直观了解恒星形成的过程。”团队成员高玮期待,“能够有更多人通过这个视频,对天文产生兴趣。”

选手答辩。图片均由主办方提供

据悉,本次征集活动的优秀作品将陆续通过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和上海天文馆的相关媒体平台与公众见面。今秋,所有参与活动的作品还将“乘坐”卫星飞向太空,真正实现“魅力宇宙,轻松漫游”。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固体核磁共振新进展! 新生开学,导师:8点要做,3点不要做
3颗火山玻璃珠证明月球1.2亿年前仍活着 实验室培养干细胞或成为癌症治疗突破点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