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行勇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6/24 19:43:15
选择字号:
陕西32项成果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

 

6月24日上午,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在北京召开。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牵头完成的“高能效超宽带氮化镓功率放大器关键技术及在5G通信产业化应用”项目团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提供图片

在国家科学技术奖“提质控量、突出实绩”的背景下,陕西共有32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主持完成21项,参与完成通用项目11项。主持完成的项目总数和通用项目数大幅提升,较2020年度分别增长31.25%、63.64%,均位居全国第二位。主持完成的18项通用项目包括一等奖1项、二等奖17项。

获奖成果“多点开花”,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突破

陕西主持完成的18项通用获奖成果,学科分布广,涉及数学、生物学、机械与制造等17个领域。同时,陕西作为国家重要的国防科技工业基地,主持完成的3项专用项目也获奖。体现出陕西原始创新策源能力显著提升,2023年度获国家自然科学奖4项。其中,西安交通大学主持完成的“弱观测成像反问题的L(1/2)理论与自适应正则化方法”项目实现陕西省国家自然科学奖数学领域零的突破。

获奖成果聚焦我省重点产业链,有力推动优势产业发展

18项通用获奖成果中,15项契合陕西省重点产业链,占比83.33%。西北工业大学牵头突破的碳纤维增强高性能湿式摩擦材料关键技术实现60余种材料产品批量生产,近3年经济效益达13.18亿元。西安交通大学关于金属镁纯化的研究成果在企业落地后实现新增产值超19亿元。陕西省在电子信息、新材料、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领域已具备突出的研发实力,并在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创新引领作用。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仍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

此次陕西主持完成的4项国家自然科学奖均是高校完成。主持完成的18项通用项目,高校15项,占比83.33%。其中,西安交通大学7项,西北工业大学4项。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牵头完成的“高能效超宽带氮化镓功率放大器关键技术及在5G通信产业化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系统性突破了氮化镓射频功率放大器核心技术,支撑了我国在5G移动通信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这是该校连续两次牵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一等奖。

科技领军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凸显

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完成的“高效低成本太阳能单晶硅片制造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使我国光伏单晶硅片制造关键技术实现完全自主可控,销售收入达2197.2亿元,支撑我国光伏产业跃居世界领先地位。这是2011年以来,陕西省首个由民营科技企业牵头完成的获奖项目。同时,隆基绿能还作为参与单位获得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目完成以来新增销售额170.89亿元,新增利润22.31亿元。科技领军企业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主体作用和地位日益增强。

省科学技术奖成为冲击国家科学技术奖的重要基础

2023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的18位第一完成人中,有15人曾在2018-2023年间获得过省科学技术奖,占比83.33%。2015年至2020年,陕西省主持完成的国家科学技术奖通用项目共41项,其中38项第一完成人在2009-2019年间获得过省科学技术奖62项(51项为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充分说明了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在遴选和培育优秀科研项目方面的重要作用,体现了陕西省发挥自身优势、服务国家战略的陕西担当。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0”科研入门需要作哪些准备?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无摩擦的冰”
冰表面长啥样?原子级分辨图像揭晓答案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