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钟煜豪 来源:澎湃新闻 发布时间:2024/6/18 18:12:07
选择字号:
著名育种家曹连莆逝世,享年86岁

 

“一心为麦为育种,一生为教为育人。”6月17日,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发布讣告称,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国家教学名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石河子农学院原副院长,石河子大学农学院退休教授、博士生导师曹连莆先生因病于2024年6月17日3时17分在石河子仙逝,享年86岁。

扎根西部边疆多年的曹连莆正在进行育种研究。 教育部网站 图

曹连莆1939年4月3日出生于河南镇平,1961年毕业于原北京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后继续攻读农业物理专业研究生,于1962年4月分配至原兵团农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1964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先后担任石河子农学院农学系育种教研室主任,农学系副主任、主任,石河子农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职称,担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次、第六次代表大会代表,2010年1月退休后仍心系兵团的麦类育种和教育事业,多次在全校为师生做报告,指导青年教师和科研人员。

石河子大学农学院介绍,他多年从事麦类(春小麦、啤酒大麦和小黑麦)育种,曾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麦类育种攻关项目首席专家,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十多项。先后主持引育成功春小麦品种5个,啤酒大麦品种7个,小黑麦品种6个,是新疆育成麦类作物品种最多的育种家。他主持育成的麦类作物品种经转化推广,为社会创造经济效益5亿元以上。他主持的成果共荣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进步奖10余项。

石河子大学农学院还指出,曹连莆一生热爱教育事业,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孜孜不倦,鞠躬尽瘁,培养了一大批行业精英和社会栋梁,对学生精心培养,得到学生的尊崇和热爱。在兵团教科战线上拼搏50多年来,先后为研究生及本、专科生讲授过《植物遗传改良的原理和方法》、《作物育种学》、《生物进化论》等8门课程;先后指导硕士研究生30多人,博士生8人,并与内地高校联合培养博士4人。50多年里,曹连莆心无旁骛,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了大批留得住、沉下心、扎住根的边疆建设者,为兵团农业和学校的发展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另据《光明日报》早前报道,曹连莆的老伴霍转甜也是一名农学教授。她还记得,改革开放之初,学校刚转上正轨时,科研经费少得可怜。有一年,小麦育种课题只拿到100元研究经费,连买杂交袋的羊皮纸都不够。曹连莆就让老伴用自家缝纫机缝袋子,田里的活自己带着学生干,终于在1986年育成第一个春小麦品种“石春1号”。这个被农民称为“千斤不倒”的品种,创造了亩产650公斤的纪录。

2004年1月,年过六旬的曹连莆应邀前往塔城市恰夏乡进行技术培训。路上积雪厚达1米多,乡政府离村子有20多公里,曹连莆与另一位老师跟随推土机,走了两个多小时,才到达村子。对曹连莆来说,这样的事实在是太平常了。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0”科研入门需要作哪些准备?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无摩擦的冰”
冰表面长啥样?原子级分辨图像揭晓答案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