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少虞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6/14 19:37:08
选择字号:
王永志院士手模采集回忆:他对晚辈十分关照

 

中国工程院网站公开资料显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王永志于6月11日逝世。2020年7月24日,“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科学家手模”项目成员曾采集王永志院士手模,并记录下了他的风采。

2020年,王永志已是88岁高龄,精神矍铄,穿着印有中国载人航天标志的衬衫,风采依旧,头发梳得一丝不苟。原约定周一采集,后考虑到要拍照录像,因为疫情王永志长时间没有理发,头发需要修理,故改为周五。王永志被称为“王大总”,未曾见面时,项目组以为他是很严肃、不怒自威的人,没想到见面后,他非常和蔼,对晚辈们十分关照。

王永志的夫人王丹阳精神很好,掌握俄、英、德、日等语言,两人共同编写了47万字《同步通信卫星的发射》。在爱人的“指挥”下,这位昔日的总指挥全力配合,顺利完成了手模采集。

王永志采集手模。王朋摄

王永志院士伉俪合影。王朋摄

王永志的秘书王朋经历了中国载人航天着陆场的选勘全过程,他喜欢摄影,于是项目组就请他拍摄。项目组明白,面对陌生人,每个人多少都会紧张,能让熟悉的人拍摄最合适不过了。果然,王朋拍摄的照片表情非常自然。拍摄时,他特意帮王永志整理了头发,调整了拍摄角度,航天人一丝不苟的做事风格展现无遗。

录制寄语是提前就和王永志确定的环节,然而采集手模时,他仍在已经写好的寄语上反复斟酌,修改内容。他一字一句,郑重寄语全国青少年:“机遇只垂青于有准备的人。怎样成为有准备的人呢?就是要把自己的爱好和理想同国家的需要紧密地结合起来,这样就会得到永不枯竭的前进动力,甚至还会有更多的机遇。”

王永志手写寄语。中国科技馆供图

手模采集工作得到了科学家们的大力支持,项目组的付出也获得了认可。王朋表示:“你们这次准备得很好,考虑得很周全,细节把控得很好,付出的心血很多。感谢你们。”

王永志热衷科普事业,和中国科技馆缘分很深。他曾亲临中国科技馆在神舟5号载人舱前做“讲解员”,参加中国科技馆新馆内容建设院士座谈会,并针对航天科技板块提出具体的意见与建议,出席中国科技馆新馆奠基活动等。

(作者系“科学家手模”项目组成员、中国科技馆助理研究员陈少虞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无摩擦的冰” 冰表面长啥样?原子级分辨图像揭晓答案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双星计划”:开启中国空间科学新纪元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