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严涛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6/14 16:28:05
选择字号:
科研人员利用斑马鱼探究增塑剂DBP的水生态毒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水域生态团队基于前期黄河流域(陕西段)中增塑剂污染情况的调研工作基础,使用斑马鱼探究了典型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 Phthalate,DBP)的水生态毒理,从mtDNA-cGAS-STING信号通路角度为增塑剂的水生态毒理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近日该研究成果发表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上。

研究发现,DBP暴露斑马鱼胚胎后,可引发线粒体结构损伤与功能障碍,并破坏mtDNA稳定性。DBP暴露导致mtDNA氧化受损并释放至细胞质,进而通过cGAS-STING信号通路激活先天免疫系统,引发炎症反应失调及胚胎发育毒性。同时,持续监测斑马鱼胚胎至仔鱼阶段发育过程,发现DBP暴露下mtDNA损伤介导了线粒体能量代谢紊乱与慢性炎症,并造成仔鱼的运动能力受损等健康风险;而通过缓解线粒体氧化应激及mtDNA损伤后,则可明显改善仔鱼的健康水平。

DBP污染暴露下斑马鱼mtDNA介导的健康风险。(课题组供图)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21/acs.est.3c10175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0”科研入门需要作哪些准备?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无摩擦的冰”
冰表面长啥样?原子级分辨图像揭晓答案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