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凤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24/6/3 12:09:33
选择字号:
线粒体原位膜蛋白的高分辨结构解析首次实现

 

3日,记者从南京中医药大学获悉,该校医学院朱家鹏教授和耶鲁大学张凯教授联合研究团队突破了蛋白质纯化的传统概念,直接以线粒体成像,首次实现了线粒体原位膜蛋白的高分辨结构解析,得到呼吸链超级复合体的最真实最清晰的三维结构,为氧化磷酸化这一最基本的生命过程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相关科研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

线粒体研究的历史沿革是一段跨越了数个世纪的探索旅程。早在19世纪末,科学家们通过显微镜首次观察到线粒体的存在。21世纪,线粒体研究进入新的高峰,研究领域不断拓宽,从线粒体的基本生物学到其在疾病中的作用,再到线粒体替代疗法和抗衰老研究。

当前,结构生物学在揭示线粒体复杂功能和机制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通过使用冷冻电镜和X射线晶体学等高分辨率成像技术,科学家们已经能够详细描绘出线粒体内部结构和关键蛋白质复合体的三维结构。但仍面临诸多挑战,比如线粒体内部结构的极端复杂性和动态性,使得获取生理性与底物结合的代表性结构极其困难;对于线粒体内部代表性蛋白的研究主要通过体外提纯的方法,往往只能捕捉到特定时刻的“快照”,距离真实的线粒体内部环境和重要蛋白的详细反应机制还有很大的空白。

朱家鹏介绍,研究团队突破了蛋白质纯化的传统概念和冷冻电子显微镜技术的束缚,首次实现了在完整的细胞器水平上对心脏来源的线粒体进行超高分辨率成像,可直接从线粒体上精准捕获生命过程的一瞥,精确到了近乎原子级别的细节。

该研究展现了呼吸链在线粒体上的排布,观测到生理状态下天然底物运作的微观过程,精确定位了呼吸链蛋白质的侧链结构,达到了前所未有的1.8埃的分辨率,意味着可观测到蛋白质中几乎每一个原子的位置。

朱家鹏表示,该研究不仅揭示了健康细胞中的情况,还通过模拟心脏缺血的细胞条件,预先对心脏进行处理提取线粒体,观察到病态呼吸链的变化,让科学家们能够直接明确呼吸链的作用机制,为现代医学发展和疾病治疗提供了新方向。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