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授张水兴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物与信息融合(BT与IT融合)”重点专项——“基于多尺度跨时空异构数据构建肿瘤乏氧数字孪生系统”项目启动仪式暨实施工作方案论证会在广州召开。
中国工程院院士、暨南大学校长邢锋在致辞时表示,学校对项目的开展予以高度重视,将在人才团队构建、实验条件完善、项目管理和经费运用等方面给予充分支持和保障,积极推进肿瘤数字孪生系统研发,致力为推动医疗数字化和智能化作出新的贡献。
?
专项启动现场。暨南大学供图
会上,项目负责人张水兴从项目总体思路、研究目标、课题设置与技术路线、预期成果与考核指标、进展安排与研究进展等方面对项目实施方案进行汇报,四个课题组相关负责人就各自课题的具体实施方案也分别进行了汇报。
记者获悉,该项目围绕我国特色恶性肿瘤鼻咽癌的个体化预测及药物筛选等重大需求,探索建立鼻咽癌乏氧数字孪生系统,解决多尺度、跨时空数据采集及可视化信息关联分析难,多模态数据时空动态可视化模型构建复杂等问题,推动我国鼻咽癌诊疗个体化、精准化、智能化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常表示,肿瘤数字孪生系统是肿瘤领域的热点和前沿方向,该项目的完成,将促进疾病智能诊疗与药物研发模式的变革升级,希望项目顺利推进,并尽早结出硕果。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宝峰指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旨在攻克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科学难题,该项目提出的科学问题如果成功解决,将为肿瘤的诊疗带来显著进步,期待项目能推动行业发展。
?
聘用证书颁发现场。暨南大学供图
与会专家在听取项目课题实施工作方案汇报后,对项目和课题实施方案进行了充分质询,并就项目研究难点、课题间关联性、项目创新点及测试验证方案等进行了深入交流,提出了建设性指导意见。专家组经过论证决议讨论后形成评估意见,同意通过此项目四大课题的实施工作方案论证。现场还颁发了专家顾问聘用证书。
该项目由暨南大学牵头,联合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哈尔滨医科大学、中山大学、广州易联众睿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实施。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