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首届广州大学语文教育论坛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研讨会在广州大学举行。论坛同时举行了“《语文》教材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微视频”优秀视频展示暨颁奖仪式、广东中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联盟成立仪式。
?
论坛现场。
本次论坛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语文教育共同发展、互促互进,通过主旨报告、课例展示、沙龙对话等多种形式展现语文教育前沿成果。广州大学副校长张其学,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方晓波在论坛上分别致辞,充分肯定了大中小学联动、共同研讨促进语文教育发展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传承的模式,同时对本次论坛寄予殷切期望。
广州大学教授、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党委书记屈哨兵介绍了其任首席专家的教育部重大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语文教材中的传承研究与数据库建设”的建设背景、研究历程和课题目标,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语文教材中的不同表现形式,对语文教材一体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建设机制进行了阐释。同时介绍已初步完成的语文教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标注系统成果,现场展示了数据库建设成果。
?
屈哨兵介绍成果。
在主旨报告环节,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顾之川就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为何强调文化自信、语文如何体现文化自信、教学中怎样落实文化自信三个方面作了题为“立足中国大地教语文”的报告。他指出,中华文化的“根”就是以语言文字为重要依托的中国文化,“魂”就是中华民族精神。
厦门大学教授苏新春围绕教材语言中的隐性文化要素展开报告,指出教材语言是表达、交际的载体,教材语言的构成与分布、交际与使用、搭配与关系,共同反映了显性文化要素与隐性文化要素。他强调,语言环境本身也是文化环境的写照,加强对教材隐性文化要素的分析,能更深刻地揭示教材语言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加强教材语言的潜移默化作用。
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学术顾问谭健文结合相关调查数据,就“教学中如何处理教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与“在教学活动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困境”进行了分析。她提出,建设文字、文章、文化“三位一体”的课堂,需要将看见文化、理解文化、传播文化三意识融入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让优秀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接触。
?
颁奖现场。本文由广州大学供图
论坛上,广州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禤健聪宣布了《语文》教材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微视频资源库上线并介绍视频资源库相关内容。本次活动得到了一线教师群体的大力支持,268个获奖作品分别来自省内以及省外新疆、安徽等地,覆盖小学、初中、高中及中职院校。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