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崔雪芹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5/23 15:38:48
选择字号:
中国气象服务协会2024年年会暨第三届气象产业大会举办

 

5月21日至23日,风云际会?中国气象服务协会2024年年会暨第三届气象产业大会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召开。本届年会以“科技创新赋能气象产业现代化”为主题,探讨最前端技术与气象产业创新之路,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

2023年度科学技术奖气象科技创新一等奖。(主办方供图)

南京大学校长、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谈哲敏院士,中国气象局总工程师宋善允,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许小峰,中国气象局原副局长于新文,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陈海山,华风气象传媒集团董事长李海胜等出席会议。中国气象局相关职能部门及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学者,高校科研院所、会员单位代表共60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前,中国气象局局长陈振林表示,希望协会紧密围绕“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行业”,搭建气象部门与社会沟通合作的桥梁,团结社会各界力量,加快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大力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共同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气象新篇章。

许小峰在致辞中首先回顾了过去一年来协会携手广大会员在气象及相关领域取得的显著成绩。许小峰指出,目前,气象产业与人工智能、新能源、文旅康养等新兴产业紧密融合,共同作为我国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发动机”和“助推器”。

谈哲敏在致辞中表示,中国气象学会将与协会进一步推动深入合作与密切交流,共同发挥好气象领域社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实现“优势互补、携手共进”,以更高标准、更广平台、更实举措,奋力开创气象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宋善允出席年会并作专题报告。许小峰作主旨报告,围绕气象科技发展历程、气象服务与产业生态体系建设、气象产业现代化探索与思考等方面作了系统性的解读。

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迎,风云二号、风云四号静止气象卫星地面系统工程总指挥魏彩英,华为终端BG首席科学家田奇等专家分别围绕风云气象卫星发展及应用、气候生态产品价值、盘古气象大模型等主题,探讨气象科技创新前沿进展,交流气象行业创新成果。

年会上颁发了中国气象服务协会2023年度科学技术奖。国家空间天气业务服务体系构建与应用、中国气候变化综合风险评估技术及应用等25项技术成果荣获气象科技创新奖。盘古气象大模型、快速辐射传输模式ARMS的研发、中国气象局陆面数据同化系统CLDAS-V2.0等11项技术成果荣获气象技术发明奖。

据悉,协会已于2018年、2020年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成功举办两届气象产业大会。在本次年会上,气象产业大会永久会址正式落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年会期间,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发起人座谈会、第二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召开。

本次年会同期举办了社会气象服务边展暨人才招聘会。

本次大会由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主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承办、华风气象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华云气象科技集团公司、浙江宜通华盛科技有限公司、无锡中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支持和协办。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无摩擦的冰” 冰表面长啥样?原子级分辨图像揭晓答案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双星计划”:开启中国空间科学新纪元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