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梦然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4/8 7:45:40
选择字号:
新方法使猪心体外存活超二十四小时
为异种移植患者争取更多时间

 

科技日报北京4月7日电 (记者张梦然)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心血管医学前沿》上发表论文称,他们使用一种称为常温离体心脏灌注(NEHP)的方法,可使移植的猪心在体外存活超过24小时。

  ?

NEPH回路示意图。
图片来源:《心血管医学前沿》 

目前保存供体心脏的“黄金标准”是冷静态储存(CSS),即心脏在移植之前保存在冰上。在CSS持续不到6小时、心脏或血管还未受损时,移植成功概率最大。有时虽可长达12小时,但需要对接受者进行数天的机械生命支持,例如体外膜肺氧合(ECMO)。因此,如果能在不需要ECMO的情况下将储存时间延长到6个小时以上,将是一项巨大医学突破。

而NEHP方法是将来自血浆的富含氧气和营养的液体(“灌注液”)泵入心脏,直到移植。在过去7年中,密歇根大学体外生命支持实验室一直致力于改进NEHP方法,稳步延长供体心脏的保质期。他们之前的实验表明,一个关键步骤是过滤灌注液以去除所有小于2.6万道尔顿的分子。如果没有该步骤,由于未知的原因,心脏很快就会无法用于移植。

此次,团队在实验中使用了3种改进的NEHP方法,分别是NEHP与血液滤过一起持续纯化灌注液并去除毒素;使用NEHP,其中灌注液中的血浆成分连续置换;在不修改的情况下控制NEHP。他们使30头未成熟猪和10头更为年幼猪的心脏存活了不同时间。

团队实时监测保存心脏的健康状况,并比较了3种方法之间的效果。结果所有对照心脏在从供体中取出后10—24小时内死亡,而所有通过修改标准NEPH维持的心脏存活了至少24小时。团队最终得出结论:血液滤过、血浆置换和特定额外的修改,是使心脏常规保存超过一天的重大改进。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0”科研入门需要作哪些准备?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无摩擦的冰”
冰表面长啥样?原子级分辨图像揭晓答案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