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庆龄 来源:华东理工大学 发布时间:2024/4/4 21:01:44
选择字号:
二维过渡金属碲化物纳米片宏量制备获突破

 

4月3日,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特聘副研究员张良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忠帅,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理工大学(筹)研究员成会明,北京大学电子学院副教授康宁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实现碲化铌纳米片的宏量(108g)制备,为二维过渡金属碲化物纳米片的规模化制备提供了可能性。相关工作在线发表于《自然》。

二维过渡金属碲化物材料是一类新兴的二维材料,具有奇特的超导、磁性、催化等物理化学性质,在量子通讯、催化、储能、光学等领域展现出重要应用潜力。此类材料一般采用“自上而下”的制备方法,包括化学插层剥离法、球磨法、胶带剥离法、液相超声法等,而实现安全、高效的化学剥离是目前的主要难题之一。

研究团队开拓了固相化学插层剥离方法,通过高温固相反应降低插层反应的活化能、使用硼氢化锂作为安全高效的固相锂插层试剂,从而实现安全、高效、快速的插层剥离。整个插层剥离过程只需10分钟,宏量制备出了百克量级的碲化铌纳米片,与此前研究制备量均小于1克比,提升了两个数量级。在此基础上,团队制备出了5种不同过渡金属的碲化物纳米片和12种合金化合物纳米片,证明该方法具有普适性。

固相锂化和剥离制备二维过渡金属碲化物纳米片及其应用 图片来源于《自然》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4-07209-2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0”科研入门需要作哪些准备?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无摩擦的冰”
冰表面长啥样?原子级分辨图像揭晓答案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