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晨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4/2 21:16:22
选择字号:
追忆马识途:九寨沟自然保护区建立有他的功劳

 

3月30日,从乐山参加完颁奖礼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成都生物所”)研究员、著名生态学家印开蒲以“老下级”的身份,前往成都殡仪馆,送自己的老领导马识途最后一程。

3月28日,马识途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110岁。

革命家、作家和书法家,是马识途老先生常被人提及的头衔。鲜为人知的是,他也曾是一位科技管理者,自1958年至1983年长期担任中国科学院四川分院(后相继更名为西南分院、成都分院)主要负责人,为四川科技事业发展作出贡献。同时,在促成九寨沟自然保护区建立过程中,马识途亦发挥了重要作用。

忆起马老,印开蒲言语间满是敬仰。

为四川科研发展招收人才

“我曾为它而年轻,也为它而头发发白,更为它欢欣鼓舞。”马识途曾这样形容自己与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的缘分。

1958年,马识途奉命筹建中国科学院四川分院,任分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筹建科学院,首先得有人。所以他最先做的事情,就是选拔干部,招收学生。

“马老曾说过,搞科研工作的人才,要从科班培养起。”印开蒲回忆,在马识途的推动下,当时成都市教育局将成都十二中交予四川分院,改建为“中国科学院四川分院科学技术学校”,专门培养科学研究相关人才。

印开蒲正好就读于此。1959年寒假后开学的一天,马识途来到了学校,专门向全体师生作关于建校的报告。那是印开蒲第一次见到马识途,对其印象颇为深刻。

“马老是干革命工作的,说话特别有感染力,慷慨激昂。”听着台上饱含激情的演讲,怀着对投身祖国科技事业的期待,印开蒲和同学们欢呼着,脱下帽子甚至外套,兴奋地扔向空中。

1960年,作为该校第二批毕业生的印开蒲,被分到了中国科学院四川分院农业生物研究所(现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专门做植物和生态方面的调查。

“正是有了这样的机会,我从采集植物标本的工作做起,和四川的山山水水结下了不解之缘。”印开蒲说。

为九寨沟保护工作出力

1970年8月,印开蒲和研究所同事溥发鼎、胡隆基一行3人,到川西北地区开展“四川薯蓣植物资源调查”。在准备返回成都的前一天晚上,在招待所认识了一位被分配到当地工作的成都老乡。听对方介绍,附近有一处风景非常漂亮,印开蒲便决定第二天去瞧瞧。

当考察队来到现在的卧龙海和双龙海一带时,印开蒲被眼前的美景吸引了:海子里横卧着的乳白色石灰岩钙华长堤,还有几颗倒在湖底的大树干,如蛟龙潜游湖底。

但他注意到,沟内正在为伐木场修路,路只修到卧龙海附近,浩浩荡荡的砍伐即将开始,印开蒲为此感到痛心。在1975年7月第二次进入九寨沟后,印开蒲便向阿坝州革委会、四川省科委和四川省革委会领导作了汇报,提出应当建立自然保护区。

1978年印开蒲第三次进入沟内考察,并在研究所领导的支持下,执笔撰写了《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关于在四川建立几个自然保护区的报告》。

“报告写好了,那如何交给国家领导,引起足够的关注呢?”当得知时任成都分院院长马识途要去北京开中国科学院工作会后,印开蒲觉得是个机会,所以首先将报告交予马识途。“看了报告后,马院长非常支持这件事,他向我表示一定把报告带到北京,亲自交到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中国科学院院长方毅手中。”

不久,中国科学院向当时的农林部转发了该报告。在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推动下,1978年12月15日,国务院发文,正式批准九寨沟等4个自然保护区建立,印开蒲也起草出保护区范围和面积的资料。

九寨沟森林采伐的情况得到了重视,建于沟内的伐木场也陆续搬离,九寨沟的保护工作逐步走上正轨。正是有了这些前辈们的努力,直到如今,这块瑰宝依旧散发着原本独有的魅力,为世人所欣赏。

1978年生物所研究人员拍摄的九寨沟照片。受访者供图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烧毁的卫星正在污染大气 数百个包含种族歧视的植物名称将被改变
平均每棵树干中都有超过1万亿个微生物 野外回归的墨脱百合在原生地首次开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