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9300亿吨!青藏高原近40年地表年均蒸发量咋算出来的? |
|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地气作用与气候效应团队研究员马耀明团队与合作者计算出了过去近40年,整个青藏高原每年通过蒸发的水量为9300(±370)亿吨。近日,该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地球系统科学数据》。
论文共同通讯作者马耀明介绍,青藏高原植被类型以高寒草甸为主,干旱或半干旱气候是其主要水文气象特征。蒸散发在该地区的水量平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前研究表明,浅层土壤水反映了青藏高原地气之间水热交换的特征,活动层从根本上影响水文过程,并影响大气与深层土壤之间水热的直接交换。过去,研究大多使用模型预测,而不同模型评估的青藏高原蒸散发数值,其数值的大小和空间分布存在较大差异。事实上,驱动蒸散发模型的参数是需要大量实测的,而这些的缺乏使得我们对青藏高原蒸散发的时空动态和调控机制了解不足,限制了评估蒸散发的能力。
科研人员利用青藏高原地面站点和涡动相关观测资料,以及浅层土壤含水量和土壤质地数据,改进了MOD16-STM蒸散发模型。研究团队利用模型,并结合最新的土壤属性、气象数据和遥感数据,生成了一套从1982年到2018年为期37年的月蒸散发量及其组份数据集,并通过了青藏高原上9个不同地理位置的蒸散发实际观测的独立验证。
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陈学龙表示,验证结果表明,该数据集表现出更可靠的性能。整个青藏高原的年均蒸散发约为每年346.5±13.2毫米,平均年蒸散发增长趋势约为每年0.96毫米,这种上升趋归因于青藏高原的气候暖湿化。
研究认为,青藏高原蒸散发的主要贡献者是土壤蒸发,占比超过84%。该数据集对青藏高原的水资源管理、干旱监测、生态环境研究和分析具有重要价值。相关数据已在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和科学数据银行公开发布。
数据链接:
https://data.tpdc.ac.cn/en/disallow/e253621a-6334-4ad1-b2b9-e1ce2aa9688f
https://www.scidb.cn/en/detail?dataSetId=828236436321861632
文章链接:https://essd.copernicus.org/articles/16/775/2024/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