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彬 温才妃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2/6 8:04:47
选择字号:
高校校长们的春节“大礼包”——
2024年,我最想为学生做这件事

编者按

ChatGPT来了,学生培养方式如何变化?拔尖人才培养怎么做更好?高校行政机构精简改革是否会惠及学生……

近两年,从宏观到微观,从人才培养方式到行政管理机制,高校学子相关的诸多问题进入了公众视野,对高校的“掌门人”提出了挑战。

学生是高校工作的中心。学生的问题和期待推动着高校进一步改革和发展。在新的一年,作为高校“掌门人”,大学校长们最想为学生们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在2024年春节即将来临之际,《中国科学报》特邀请几位高校校长谈谈他们新一年的规划,解读相关举措背后的理念与初衷,以此为高校学子送上一份诚意满满的新年“大礼包”。

北京化工大学校长谭天伟:

着力培养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

2024年,我最想为学生做的一件事就是进一步深化科教融汇,将科研转化教学工作落实落细,在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方面有所突破,加速培养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

这一想法源自去年9月,在与中信集团、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国家能源集团等大型央企的一系列合作交流中,大家纷纷表示企业对于具有交叉学科背景的毕业生有着很大的需求。

不久后,我又在学校的昌平校区组织了一场学生座谈会。会上,我发现同学们都很关注这个话题。有人希望学校能搭建更多支持创新性实验和实践活动的平台,培养大家的动手能力;有人希望今后能有更多不同学科方向的老师提供交叉学科领域的赛事指导;有人直截了当地提出朝阳、昌平两校区的老师、学生和实验室存在时空同步难、协调不便捷等问题。这些我都一一记录下来,并逐一推动解决。

在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以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持续深化科教融汇,形成教学科研协同“育人链”,着力培养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几年前,我就曾提出依托学校优势学科与高水平科研团队,以“学科交叉、开放共享、强化实践”为核心,将科研成果转化纳入教学,开展科教融汇和项目式教学。为此,学校搭建了“1+9”校院两级学科交叉创新实践中心,通过开放共享,满足不同学生的实践教学活动需求。

过去两年,学校更是从人、财、物等多方面加大投入力度,进行了一系列尝试,为深化科教融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方面,我们建立机制,鼓励各学院的高水平科研团队,特别是学科交叉班导师进驻学科交叉创新实践中心,尽可能将学科前沿的科研项目和实验设备带到昌平校区。

另一方面,我们优化课程,开设了基于科研转化教学、赛教融合、创赛融合等的一系列项目式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定制式、个性化、专业性的辅导资源。

同时,我们技术赋能,加大经费投入,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建成北京化工大学数字化智能教学未来中心,提高了实践教学数字化和智慧化水平。

在调研中,我发现北化工是少有的针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涉及的多个业务系统,实现数据互联互通的高校。我们上线的实验室开放预约系统,能将老师课表、学生课表、实验室课表融合成一张数据表格。在系统中,教师、学生、实验室能便捷地实现时间和空间的匹配,降低了师生互通的时间成本,提高了教学资源利用率,充分体现出数字化建设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2024年,我们将以学校建立的学科交叉创新实践中心为依托,以真实科研项目为载体,以多学科交叉融合为契机,进一步构建“项目式-综合型实践教学体系”。通过高水平科研团队或不同学科科研团队合作,让学生真实进项目、进团队、进现场,深度参与多学科复杂问题的构思、研讨、设计、实验等,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推动学生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更有获得感和成就感。

此外,创新实践中心也将直接参与科研成果转化、军民融合、校企合作,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同时,让学生直接参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北京交通大学校长余祖俊:

让校园“美起来”是送给师生的无价礼物

不久前,为营造春节的喜庆气氛,我们打造了一条诗词步道。每当夜晚来临,150多盏悬挂在校园道路两旁的诗词灯就点亮夜空。师生们看着悬挂的诗词上句,吟对下句,浓厚的节日氛围中洋溢着传统文化之美。

这件事曾一度在网络上引起不低的关注热度。看到师生们纷纷点赞、网友们留言称羡,作为学校管理者,我们更深刻地意识到,让校园暖起来、亮起来、美起来,是一份送给师生的无价礼物。

北京交通大学的历史渊源可追溯至1896年,前身是清政府成立的铁路管理传习所,是我国最早的管理和电信教育发源地。双甲子岁月沉淀,赋予了北京交大独特的精神和气质,这些精神和气质又会在校园的一砖一瓦中得到体现。然而,如果校园的整体环境不能达到师生的审美要求,这些沉淀其中的精神和气质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感染力。

从这个意义上说,校园环境不仅是一个无声且特殊的教育课堂,更是重要的文化育人场域。对于高校而言,打造宜学、宜居的育人环境和文化环境,不断增强师生员工的获得感、幸福感,也是凝聚、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在新的一年,我们将持续开展校园环境美化工程,并积极打造“北交文创”文化品牌。

在环境美化工程方面,我们要努力营造一种“行走坐卧皆有文化”的校园环境,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散发出温暖、舒适的气息。

设想中,北京交大师生无论是行走在校园的小路上,还是坐在绿意盎然的草坪上,都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这种环境不仅能润物无声地滋养师生的心灵,还将成为体现“大学之大”的重要一环,为校园增添一份独特的魅力。

此外,我们还将创新打造绿色空间站、古诗词大道、灯彩校园、一楼一品等系列主题景观,“擦亮”校园环境,“播撒”文明种子,实现交大文化内涵与校园景观的生动统一。

值得一提的是,在开展上述工作时,我们会有意识地邀请师生深度参与校园景观的方案设计、意见征集,让他们发挥专业特长,学以致用。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集思广益,集中每一个校园“主人翁”的奇思妙想,最大限度提升校园改造质量。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每位参与其中的师生都会意识到自己在校园环境和文化建设中肩负着一份责任,从而形成打造美好校园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良好格局。

当然,校园文化的力量并不仅仅体现在对客观环境的改善上。近年来,我们一直在努力打造“北交文创”这一文化品牌。2023年,我们曾主动回应学生的新期盼,推出“周末影院”“星光夜市”“芳华集市”等一系列活动,让高雅校园亦有人间“烟火气”;同时,我们开发文具用品、“多彩文创杯”“四喜饼六福酥”礼盒等文创产品,这些产品展现了校园风貌,传承了校园文化,在师生中反响热烈。未来我们还将持续推进相关工作。

总之,在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深化“三全育人”工作格局,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环境育人作用,持续用心、用情、用力,让校园充满文化气息和生活气息,让师生在校园中感受到更多家的温暖和幸福。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姜斌:

加快用信息技术赋能“三航”特色发展

经过70多年的发展,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已经形成了航空、航天、民航“三航”特色鲜明的办学优势。在当前发展阶段,学校无论是办学规模还是师生规模,特别是研究生数量上,都有了显著提升,并有了成熟的多校区办学经验。我们已经进入了从“拼数量”向“重质量”转变的历史阶段。

学校将2024年确定为“高质量发展”年。对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师生来说,今年学校各方面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是南航全体师生最希望得到的一份“大礼包”。

在我们规划中,“高质量发展”包括5条具体路径: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二是深化一流学科建设,为高质量发展夯实根基;三是聚焦提升育人能效,为高质量发展筑牢立身之本;四是持续推动开放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驱动;五是聚力提升校园品质,为高质量发展营造和谐环境。

以上五大方面都非常重要。其中,我特别想提的是学科建设。

近年来,南航的学科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特别在第二轮“双一流”建设中,学校新增了两个“双一流”学科,这在国内高校中并不多见。此外,我们还有7个学科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位列A类。

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绩,但如何持续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依然是我们面临的头等大事。

作为一所具有鲜明行业背景的高校,南航在未来发展中将坚定把“三航”作为贯穿学科建设的主线。同时,我们将更加注重信息技术对于原有学科的提档升级、赋能助力作用。

事实上,我们新增的“双一流”学科中,便包括“控制科学与工程”这一深入融合信息技术的学科。未来,如何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传统“三航”,使其焕发新的生命力、增加新的内涵,最终加快推动我国航空、航天、民航事业的发展,将是我们在发展相关学科时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此外,在育人方面,南航长期坚持的人才培养目标包括责任意识、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和人文情怀。这四点既需要我们始终坚持,也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将其与育人实践深入融合。

2023年,南航入选第二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高校名单。这既是一份难得的荣誉,同时也意味着沉甸甸的责任——我们培养的工程人才是否能达到甚至超过国家对于卓越工程师的要求?是否能够紧盯行业需求,尤其是“卡脖子”核心技术问题,作出属于南航人的贡献,展现南航人应有的担当?

所幸,我们在这方面已经探索形成了一些很好的做法。比如,我们与中国商飞合作成立了大飞机研究院、与中国电子共建集成电路学院,并计划与中航工业成立直升机学院等。通过与这些著名企业的深度合作和联合培养,我们培养的工程人才将更贴近行业实际,更具有创新精神,也更符合国家对于相关领域一流人才的迫切需求。面向未来,我们仍将坚持不懈地深入探索。

总之,我们希望通过今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坚持,努力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人才力量第一方阵中走在前、做表率。这是全体南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席酉民:

站上人工智能与教学全面融合新起点

对于一所高校而言,能给学生的最大“礼包”便是将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落实到位,让学生真正受益。在这方面,我们在2024年的一项重要工作,便是探索如何将人工智能(AI)和数字化真正落实到学生的教育过程中。

在人工智能与教学相结合方面,我们此前已经做了很多准备,比如组建专门团队、开发AI程序,以及组织编写相关指南等。当下,相关团队正在校内逐个院系进行落实,具体内容涉及从哪些课程入手进行数字化改革、如何用人工智能改变当下教学过程等。

这其中,我们特别关注的内容是如何调整教学评估过程——我们发现很多教师都会抱怨,学生交来的作业明显是人工智能所做。既然如此,我为何要花费精力和时间进行评判?

对此,也有老师认为这种情况出现的根源在于教师。因为教师没有认真研究在人工智能环境下,应该“如何教”和“教什么”才能使学生真正受到教育,以及如何考核才能真正评判学生是否进步。

在人工智能与教育结合的大背景下,这样的反驳是有道理的。

比如,教师给学生留作业时,不能再如过去那样,简单地要求学生“写个东西”,而是要突出更强的系统性和设计性,要考核学生如何构思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如何与人工智能互动,乃至于人工智能的迭代次数、每次迭代取得何种进展等。在此过程中,单纯的结果已经不重要,整体构思方案以及与人工智能的交互迭代,才更能检验学生能力以及学习成果。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考核手段、学生在学习方式等方面必须作出相应改变。这将是我们2024年要完成的一项重大任务,包括重新设计教学大纲、重新制定教育教学方式等。在这些方面, 学校此前已经有了一些成功的实践,我们也会将这些成功经验系统性地落实到各个院系。

此外,还有一个问题也非常重要——未来,人工智能、机器人以及人机协同等将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常态。然而,目前高校整天在强调的素养教育,却几乎没有涉及。

当前的高校素养教育包括很多内容。但在我们看来,在人工智能、数字化普及后,人们在数字素养、数字技能以及相关理念知识等方面的差距会进一步加大。在此情况下,高校必须在学生的素养教育中加大相关课程的投入,比如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数字公民行为等。

在这方面,西交利物浦大学已经有了成型的素养教育、知识体系和构成要素。2024年,我们将在其中加入学生的数字技能、人工智能基本素养等内容。换言之,学生不管学习什么专业,都必须具备人工智能和人机互动的相关能力素养。

总之,2024年将是学校全面、系统落实人工智能与教学全面融合的新起点。对此,我充满期待。

南通大学校长杨宇民:

为学生发展建一座摸得着的“加油站”

2024年,我准备在校内打造学生发展中心,帮助学生全面成长并实现个性化发展。

去年9月,在南通大学“一站式”学生社区座谈会上,有学生向我反映:“一站式”学生社区建在学生公寓里,遇到社团集体活动时,男生和女生就不方便同时参加。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我当时就在思考,是否可以在教学楼区域建设一个综合性的学生发展中心?这样做不仅可以方便每一位学生,还能进一步整合育人资源,将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心理育人等方面工作包含在内,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场所。

通过调研,学校决定推动育人力量下沉,将教育管理服务的阵地不断前移,在学生发展中心里设置校企一体化中心、心理咨询中心、社团发展中心、科创实践中心和大学生公共艺术中心等5个部分,涵盖科技创新、生涯规划、心理咨询、就业创业指导、学生社团活动等多个功能区。

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落脚点。科创实践中心可以为学生科创项目的组织、推进、指导与交流提供平台,专门的学生科创实践场所不仅能方便不同专业学生的交流融合,还有利于项目的集中培育和管理。

学校将打造科创成果展示区、科创演播中心、智慧教室、科创实践苗圃、科创大讲堂等创新创业场域。通过优秀作品展示、创新创业项目路演、科创训练营、科创项目培育、专家讲学、一对一项目指导等形式,学生将有机会参与到真实的科研项目中,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深化理解专业知识。

大学生就业关乎千家万户,更关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校不断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学校搭建校企一体化中心,就是要做实“校地联动”“供需互通”,为学生搭建从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认知到就业准备,从岗位选择、就业决策到应试辅导的一站式服务平台,通过企业家周末论坛、名企优岗直通车等一系列活动,将地方资源、社会支持、学校工作和学生需求有机整合,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就业服务载体,确保有需要的学生都能获得有效的就业指导。

大学生作为特殊群体,心理尚未完全成熟,易受到外界干扰,尤其在面对社会激烈竞争和生活节奏加快等挑战时,容易产生忧虑、恐慌等负面情绪。在心理咨询中心,学生们可以通过一键预约、服务项目自选,得到放松休闲、个体咨询、艺术疗愈、体育健心等服务。

为了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学校还将通过咨询师研习社、心理成长读书会、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等平台,让学生在任何时段都能便利地获得各种形式的心理专业服务。

此外,在学生发展中心,学校还设置了音乐舞蹈工作室、曲艺排练室、作品编创室、艺术实践工作坊、大学生文化多功能厅。学生可以学习各类公共艺术课程,强化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拓宽第二课堂的边界,实现个性化发展。

当前,南通大学学生发展中心设计方案已经规划好,建筑面积近5000平方米,下一步将进行功能性装修,预计今年9月初启用。我相信这里将成为学生身边摸得着、看得见的“加油站”“助推器”,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助力。

本版内容由本报记者陈彬、温才妃采访整理,蒋志海制版

《中国科学报》 (2024-02-06 第4版 高教聚焦)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究或摆脱光子时间晶体对高功率调制依赖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