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自法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4/2/2 13:08:27
选择字号:
我国科研团队揭示灵长类多组织器官妊娠期代谢适应

 

中新网北京2月2日电 (记者 孙自法)众所周知,十月怀胎的妊娠对于女性而言是一个重要且具有挑战的过程。为孕育子宫中的胚胎/胎儿,孕妇体内多种组织器官都会发生适应性改变,但其在分子层面的具体改变以及组织器官之间的互作如何维持妊娠(妊娠适应)仍不清楚。

基于此,中国多个科研团队开展合作研究,构建了灵长类动物模型食蟹猴23种组织器官共273个样本在非妊娠期及妊娠不同时期的代谢组图谱,揭示了食蟹猴妊娠期多种组织器官代谢网络的动态演变、代谢通路适应和关键的适应性代谢物。

这项揭示灵长类多组织器官妊娠期代谢适应的重要研究性论文,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院黄仕强团队、王红梅团队、李伟团队和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漆洪波团队共同完成,于北京时间2月2日凌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细胞》(Cell)上线发表,对了解妊娠期间母体多组织器官的正常适应性改变、揭示异常妊娠适应导致疾病发生机制以及从根源上提升母婴健康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团队介绍说,非人灵长类猴在生理、生殖特征和妊娠周期方面与人类高度相似,是研究灵长类母体多组织器官妊娠适应的最理想动物模型。

为系统了解灵长类妊娠期间母体多种组织器官的代谢适应,研究团队通过分析非妊娠期、妊娠早期、妊娠中期和妊娠晚期食蟹猴23种组织器官共273个样本的非靶向代谢组,发现每种组织器官代谢组在非妊娠期和妊娠不同时期拥有独特的变化模式。

随后,研究团队分别对非妊娠期和妊娠早期、中期和晚期的23种组织器官代谢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代谢通路和代谢物分析,结果表明,妊娠期间灵长类母体经历巨大的代谢扰乱和挑战,多种组织器官都发生代谢重编程。在此基础上,研究团队进一步研究了关键差异代谢物在组织器官的细胞生长或分化中的潜在功能,为深入探究差异代谢物对人类妊娠期间母体重要组织器官的适应性变化及其调控机制,提供了重要实验证据。

研究团队表示,为验证食蟹猴代谢组数据对人类的潜在可译性,他们还将妊娠食蟹猴血液代谢组数据与公开的人类孕妇血液代谢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妊娠期间人类孕妇血液上调或下调的大多数代谢物,在妊娠食蟹猴血液数据里呈现类似的变化趋势,由此初步证实本项研究所获得的食蟹猴代谢组数据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也为更好地了解灵长类母体如何适应妊娠带来的代谢挑战奠定了重要基础。(完)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0”科研入门需要作哪些准备?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无摩擦的冰”
冰表面长啥样?原子级分辨图像揭晓答案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