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交大年轻PI:聚集一群有想法的人,完全不需要push |
|
文 | 《中国科学报》记者王兆昱
2018年,中山大学药学院的一名研一学生因“做实验很痛苦”而“鼓捣”起了代码。彼时,AI制药尚未进入大多数人的视线。23岁的他在硕士期间发表的第一篇论文,竟成为国内最早使用生成式AI进行药物分子设计的研究之一。
2024年,那个青涩的研究生已成为上海交通大学的助理教授,他的名字叫郑双佳。在AlphaFold研发者摘得“诺贝尔化学奖”之际,郑双佳带领团队研发出DynamicBind,在AlphaFold静态结构预测的基础上,进行动态复合物结构预测,代表了AI制药未来的发展方向。
近日,在2024未来科学大奖周活动中,郑双佳作为2024“亚洲青年科学家基金项目-生命科学研究员”出席。与他对话,能感受到这个青年科学家的目光始终“看向未来”。
郑双佳入选2024亚洲青年科学家基金项目
?
“超越”AlphaFold的工作
“近年来,AI制药逐渐引起学术界和资本市场的高度关注。我在AI制药发展的早期——2017年就开始从事相关研究,因此很多工作就逐步显现出来了。”郑双佳说。
郑双佳向《中国科学报》介绍,传统药物设计有三大核心步骤。
第一步是发现“靶点”并阐明生物机制,旨在深入理解疾病的生物学特性,找到可以作为药物作用目标的关键“靶点”;
第二步是临床前药物研发,即在给定“靶点”的基础上,通过虚拟筛选和优化,设计出潜在的候选药物;
第三步则是将候选药物从细胞或动物实验推及人体临床试验,完成最终的开发。
这个过程非常缓慢且费用昂贵——平均耗时10年以上,花费26亿美元。
近年大热的AI研究正在改变这一现状。“生成式AI几乎已经渗透到了传统制药的每一个环节。”郑双佳介绍说,“有些环节已经有显著的改变,有些环节还没有产生显著的变化。”他的团队聚焦于临床前药物研发阶段,通过AI技术从化学空间中筛选优质的起始分子,并对其进行多轮优化,显著提升了效率。
DynamicBind是他颇为自豪的成果之一。郑双佳提到一件趣事——在2023年,全球多个团队试图在AlphaFold的基础上实现突破。有一家英国公司只凭借一份精美的PPT便筹得5000万美元投资,至今却未见实际成果。而2023年底,郑双佳团队就成功推出了DynamicBind。
DynamicBind的核心是预测小分子与蛋白的相互作用,其在药物领域的应用价值远超仅能预测蛋白质单体结构的AlphaFold。通过引入“动态(Dynamic)”模块,DynamicBind可以揭示蛋白结构中的“隐蔽口袋”。这些口袋在特定条件下才会开启,而AlphaFold的静态预测无法捕捉到它们。
将DynamicBind投入应用后,团队惊喜地发现,所尝试的近20个药物“靶点”中,85%的靶点都能找到不错的苗头化合物,筛选成功率远高于传统的计算化学方法以及高通量实验的方法。
“用一句话总结我们之前的工作,就是使用多尺度深度学习方法来解码生命、编码药物。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对生命的本质有了更深的理解。”郑双佳笑着说。
DynamicBind成果发布于《自然-通讯》
?
对于AI与生物学的融合,郑双佳有着更宏阔的想法——通过智能化的工程方法,创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生物系统。他坦言:“下一个目标是从头开始设计一个全新的细胞,更长远的目标则是实现类似复活恐龙、创造新生物的愿景。”
唯有敢想,才能实现。在人类的摸索中,科学的可能性正在一点点打开。
郑双佳称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然而,在时代的风吹来之前,鲜少有人关注和研究这个方向。
2017年,22岁的郑双佳进入中山大学药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师从教授徐峻。后者是国内第一批做计算化学和化学信息学的专家之一。
“我很早就意识到,做湿实验对我而言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郑双佳坦言,他对做实验的感觉是“有点随机”,而使用数学或计算机的方法让他感觉更加“理性”。就这样,在徐峻的实验室,郑双佳开启了“一直写代码”的硕士生涯。
一开始,导师让郑双佳用传统算法进行分子设计。在此过程中,郑双佳发现了一个崭新的研究方向——2017年,德国明斯特大学的Marwin Segler等人发表了世界首篇利用AI进行分子设计的论文。当时,郑双佳所在的药学院几乎无人学习AI,更谈不上应用AI,他却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自学摸索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这个方向“并不难”,做出的效果也很好。
2018年底,郑双佳在化学信息学领域的顶刊发表了他在硕士期间的首篇论文。“那时没人关注,也没有人觉得这个东西有用,我自己也没当一回事。”郑双佳说。事实上,那是中国最早使用生成式AI进行分子生成的工作之一。
在徐峻实验室度过的3年里,郑双佳参与了药物“从设计到转化”的过程。作为“领域小白”的他由此了解了制药的关键问题,也为之后的产学结合打下良好的基础。
谈及博士期间的经历,郑双佳非常感谢他的博导、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杨跃东,后者是一位优秀的计算生物学专家,让郑双佳受到了充分的交叉学科训练。
2019年,机缘巧合之下,年轻的郑双佳遇到了人生中重要的创业伙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刚刚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计算机系博士毕业归国的李成涛。李成涛仅比郑双佳年长几岁,他们年龄相仿、理念相同。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郑双佳很快作为创始成员加入了刚刚成立的星药科技。
“甭管传统药物开发有多困难,干就完了!”郑双佳笑着说。他回忆道,创业前,自己曾在腾讯人工智能实验室实习了半年,进行AI药物的工业化实践,对技术转化有了更深刻地理解。资本和市场的“东风”一来,他所有的知识储备和技术能力就以极快的速度显现出来。
从2020到2023年,郑双佳一直担任星药科技的副总裁。
而创业并未影响郑双佳的学术研究。从读博至今,他一直将科研与产业转化相结合。“在学校里做传统科研,是找准一个点不断深入,直到开辟新的课题;我做研究更期望它能转化、能应用。”郑双佳总结道,自己的工作大部分不是为了发论文,而是在做有意思的技术时,“顺便”发出论文。
郑双佳
?
“初出茅庐”的PI:聚集小伙伴,做想做的事儿
2023年初,郑双佳收到了哈佛大学、MIT等顶尖高校的博士后offer,同时也收到了上海交大“长聘教轨助理教授”offer。他最终选择在国内任教职,并持续保持与海外实验室的合作。
“美国的科研环境确实优秀,但资源有限、竞争激烈。在那里,我可能只是一个普通的research fellow。”郑双佳直言,与之相比,国内在支持青年科研工作者方面表现出了更大的灵活性和潜力,这给了他施展抱负的空间。
“我希望通过底层的技术创新,为AI制药的未来探索出更多可能性,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当下的热点。”他说。
在组建实验室时,郑双佳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他认为,要聚集一群有想法的小伙伴,给定一个有意义的方向,大家就会“自己动起来”,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完全不需要push。
“让聪明的人在一起做有趣的事。”郑双佳如此总结。
那么,如何发现“聪明”的人?在实验室的主页上,郑双佳暗藏了一些“小玄机”。想申请的学生如果能够读懂,就会按照提示发出邮件,接收到邮件的郑双佳自然能够“心领神会”。
郑双佳(右一)和实验室同学们合影
?
作为“初出茅庐”的PI,郑双佳在获得2024亚洲青年科学家基金后,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作为天使基金项目,亚洲青年科学家基金会提供了不菲的基金。对于早期PI来讲,可以帮助我们更灵活地招一些优秀的学生,做一些更灵活的科研。”获奖这件事激励郑双佳未来要做出更好的工作证明自己。
郑双佳鼓励同龄的青年人员,做自己最热衷的事,不必勉强“死磕”不适合自己的领域。
在他看来,风是机遇,更是积累的结果。“等风来”,风来时,他早已做好了起飞的准备。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