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珊瑚生物学和珊瑚礁生态学学科组与厦门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合作,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青年基金项目等的资助下,在珊瑚浮浪幼虫共生关系碳氮循环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通讯生物学》(Communications Biology)。
鹿角杯形珊瑚幼虫在环境胁迫下的碳氮传递关系。研究团队供图
?
珊瑚宿主和虫黄藻之间的营养循环在维持稳定的共生关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虫黄藻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碳并将其传递给宿主,而宿主则为虫黄藻提供含氮营养物质。在正常环境下,共生虫黄藻处于“氮限制”状态,避免过度繁殖影响共生关系和共生体健康。然而,在环境胁迫下,共生虫黄藻会可能会保留更多的有机碳以支持自身的生长,导致宿主受到一定程度的“碳限制”,影响共生关系和共生体健康。因此,碳和氮在的珊瑚宿主与虫黄藻之间的稳定循环对于维持稳定的共生关系至关重要。
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孙有方表示,浮浪幼虫阶段通常被视为珊瑚生活史中的一个关键时期,标志着从自由游动的形式向附着的珊瑚幼体阶段过渡,是珊瑚种群补充和珊瑚礁生态系统恢复的关键。因此,了解幼虫对环境胁迫的响应,对于预测珊瑚未来的发展轨迹显得尤为重要。
研究人员通过合理设置室内控制实验,将鹿角杯形珊瑚幼虫暴露于酸化组(pCO2为1000 μatm,水温为29℃)、高温组 (pCO2为480 μatm,水温为32℃)、高温酸化组 (pCO2为1000 μatm,水温为32℃) 和对照组 (pCO2为480 μatm,水温为29℃) 等4个处理组内,探究环境胁迫对幼虫共生体生理以及幼虫宿主和共生虫黄藻间碳和氮的同化、传递和留存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各处理组暴露期间幼虫存活率和附着率均未受到显著影响,而幼虫在暴露期内也未发生白化现象。然而,酸化和高温的暴露均增加了幼虫共生体(珊瑚宿主-共生虫黄藻)的净光合作用和总光合作用。随后,通过碳、氮同位素示踪实验显示,酸化和高温暴露均增加了幼虫共生体的碳同化量,主要体现在幼虫宿主碳同化量增加上,表明共生虫黄藻传递较多碳至宿主代谢利用;氮的同化模式和碳模式相似。珊瑚幼虫宿主碳可利用性增加,表明幼虫宿主和共生虫黄藻共生关系出现增强现象,可能是珊瑚幼虫可以抵御一定程度海水升温的原因之一。
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黄晖表示,珊瑚与共生虫黄藻之间营养循环关系的破坏被认为是珊瑚白化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该研究表明,在实验暴露期间,酸化和高温并未对鹿角杯形珊瑚幼虫共生关系和生理表现产生负面影响,并为揭示珊瑚幼虫抵抗环境胁迫以避免损害这一敏感的早期生命阶段的共生关系提供了新见解。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2003-024-07203-4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