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是提升产业创新力、社会服务效率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引擎。尽管AI所带动的各领域研究已深刻改变我们的生活,但又持续不断地涌现出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如何深刻理解用户需求、达成与人类长期共存、在社会空间中创造新的人机协同模式等。”大会主席、华南理工大学陈敏教授在2024年计算机科学、电子信息工程和智能控制技术国际会议上说。
会议现场。华南理工大学供图
?
11月8日至10日,由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市机器人协会主办的2024年广州市“国际学术会议之都”建设项目——2024年计算机科学、电子信息工程和智能控制技术国际会议在广州举行。来自意大利巴里理工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10余所国内外高校的100余名学者和研究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前沿与未来发展。
陈敏强调,未来AI技术应该以舒适、非干扰且不显眼的方式与人类长期共存,能够根据对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自动生成并执行支持性任务,从而提供更加自然和个性化的交互体验。这种创新技术不仅代表着“隐形计算”的突破,也为未来的智能空间、物联网应用和人机交互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本次会议围绕消费电子发展、计算机科学、电子信息工程和智能控制技术等研究领域展开讨论。广州市科协市管一级调研员、市科技社团党委书记程志鹏出席并致欢迎辞。大会主席、意大利卡拉布里亚大学教授Giancarlo Fortino 发来视频致辞。陈敏主持开幕式。
嘉宾演讲(左上:Mohsen Guizani; 右上:何品翰;左下:谢胜利; 右下:陈敏)。华南理工大学供图
?
穆罕默德·本·扎耶德人工智能大学教授Mohsen Guizani在报告中深入探讨了物联网如何结合边缘计算、安全技术及机器学习,推动智能自主系统的发展。他详细阐述了联邦学习在数据隐私保护和降低系统延迟方面的核心作用,并介绍了该技术在多个物联网应用中的实际应用前景。同时分享其团队在优化计算和通信资源利用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滑铁卢大学IEEE Fellow何品翰教授在报告中深入探讨了3GPP框架下非地面网络的前沿研究课题,分析了其在未来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前景和技术挑战。他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大规模物联网直接到终端的多址接入架构,该架构融合了多种先进技术和机制。特别是在5G-NR(新无线技术)环境下,该架构能够有效集成空中非地面网络,为物联网设备提供更高效的接入方式。报告提供了前沿的技术洞察,并展示了5G与非地面网络集成的多种创新机会。
“尽管人工智能在许多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有许多技术和理论问题亟待解决,特别是如何在全球竞争中发挥技术优势,以及如何在智能化生产、智慧城市等领域推动更广泛的应用。”广东工业大学教授谢胜利在报告中回顾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深入分析了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探索路径及其在现实中的应用进展。
据了解,本次会议包括五场主题演讲和十六场学术报告。会议期间,来自海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16位人工智能学者分别就自己的研究做了口头汇报。大会还组织了Poster展示环节,为青年学者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