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学网 发布时间:2024/10/25 9:35:57
选择字号:
《跟着科学家去旅行》系列科普纪录片第二期开播,探寻热带雨林生命密码

 

由中国科学报社和北京开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科普纪实系列纪录片《跟着科学家去旅行》第二期节目于2024年10月25日正式开播。在本期节目中,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植物多样性与保护研究组组长谭运洪,带领节目制片人杨云和星空摄影师董书畅两位嘉宾,前往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探访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多个课题研究组,从科研与科普的角度,丰富呈现这片北回归线上唯一的绿洲的生命密码。

从左至右: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莫海波、《跟着科学家去旅行》出品人杨云、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植物多样性与保护研究组组长谭运洪、天文摄影师董书畅

  ?


作为世界上热带北部边缘唯一保存完好、连片大面积的热带森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的总面积超过2000平方公里,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在国际上也被认为是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心,对于开展生态学研究和物种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在节目中,嘉宾们通过探访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科研团队在该地区进行的以望天树为代表树种的林冠层研究、以榕树与榕小蜂为代表的物种共生关系研究、以橡胶树创新繁育为代表的新型雨林经济与生态协同发展等多个科研项目,不仅呈现出热带雨林物种多样性的魅力,对热带雨林特有现象做出生动科普,更通过对科研工作的记录和介绍,让大众对热带雨林相关课题的更深层面的科学研究有了全景式的了解。

在西双版纳补蚌热带雨林林冠塔吊检测样地,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陈亚军研究员带领嘉宾们乘坐塔吊升至80米高空,在林冠层之上俯瞰望天树保护区。在节目中,观众们将通过陈亚军的介绍,了解林冠层水分定量研究的意义,并随镜头一起感受来自雨林之巅的震撼视角。


嘉宾登西双版纳补蚌热带雨林林冠塔吊,右二为陈亚军研究员

  ?


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内,谭运洪老师带领节目组探访了协同进化研究组组长彭艳琼研究员。在节目中,彭老师生动而详尽地介绍了榕树与榕小蜂充满博弈智慧的共生关系,并在实验室中通过专业设备成像的照片观看了榕小蜂的特殊功能构造。在彭老师和学生的指导下,二位嘉宾也体验了实验中往榕树果实中放蜂的环节,随后在实验室中,嘉宾们从讯飞智能办公本的屏幕中观察到了身长只有2毫米的榕小蜂高清“写真”和花粉筐结构。据彭老师介绍,榕小蜂的主动授粉行为是授粉昆虫界少有的。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协同进化研究组组长彭艳琼研究员展示实验过程


节目嘉宾通过讯飞智能办公本的屏幕观察榕小蜂身体结构

  ?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主任杨永平研究员向嘉宾们展示了园区内的橡胶树人工群落,并介绍了橡胶树作为国家战略物资必需品如何艰苦引进种植、如何改良育种、如何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更优协同发展的科研之路。修复生态研究组组长宋亮研究院也在节目中进一步介绍了雨林恢复的相关研究方法和研究进展。

从左至右:董书畅、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主任杨永平、杨云、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恢复生态研究组组长宋亮、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橡胶产业发展中心田耀华

  ?


西双版纳也是热带雨林自然景观的绝佳科普地。在旅行过程中,专注于植物分类和多样性保护的谭运洪老师不仅展示了其卓越的专业知识和观察力,还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观众解释了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保护的重要性。此外,谭运洪老师一路为嘉宾和观众介绍各种热带雨林常见的独特自然现象。在这里,植物种类繁多,雨林分层现象明显,板状根发育显著,木质藤本丰富,绞杀现象普遍存在。除此之外,观众还可以在节目中看到滴水叶尖、老茎生花、独树成林、林窗等景观。

基诺山中一处独树成林景观

  ?


从雨林之巅的望天树,到制霸林冠层的榕树,再到灌木层攀缘而上的藤蔓,直至林下层紧簇繁茂的蕨类,在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杨云和董书畅两位嘉宾跟随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科研工作者们的脚步,在盘虬错节的密林中领略生命的神奇,聆听中国热带雨林物种多样性研究的垦荒之路。在用脚步感知雨林全貌,用科学读懂雨林密语的同时,也期待通过节目呼吁更多人找回初心,守护生态系统。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中的兰花螳螂

  ?


《跟着科学家去旅行》是一档旨在弘扬科学精神和科考地人文地理风貌的科普纪实系列纪录片。节目组希望通过壮美的自然风光,为观众呈现出一幅宏伟的科学画卷,并通过忠实记录科学家们的野外工作,呈现他们严谨的科研态度和专注的探索精神,激发更多人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未来,节目还将邀请更多的科学家和知名嘉宾参与,前往更多的科考目的地,为观众带来更多精彩的科学探索之旅,敬请关注。

科学家在实验室中就使用了科大讯飞智能办公本X3,来观察钻入榕树果实内部的榕小蜂身体结构。对比携带书籍和普通平板进行科研探索,科学家使用智能办公本X3更为轻松便携。智能办公本X3采用了10.65英寸E-Ink柔性墨水屏,拥有300ppi视网膜级别的高清显示,重量为415g,且可以还原纸质书写体验,便于科学家随时记录重要信息,提升科研效率。科学研究中常常要进行开会讨论,智能办公本X3采用人工智能语音识别技术,支持360度拾音及声源定位,能够更准确的区分说话人、更精准的进行语音实时转写,即便是多人学术会议也能轻松应对。凭借着星火大模型的能力加持,X3能够对会议转写文稿进行语篇规整,让口语化文本实现书面化规整,大幅提升阅读效率。X3的智能AI还能根据会议录音转写文本及手写重点,自动生成会议纪要,帮助科学家高效回顾会议内容,不遗漏任何一个重点。

在这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时间就是生产力,智能AI的应用将进一步帮助人类开展各项工作,提升效率。让我们保持对大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之心,跟上科学家的脚步,去往更多地方。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热带森林“赢家”更小更快 《自然》2024年十大人物公布
AI科学家主导虚拟实验室加速医学研究 蒲瓜基因组组装研究获进展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