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4/10/30 14:08:47
选择字号:
国科大的“宝藏”数学老师

 

八岁时,为了破除迷信,在大队的讲台上给乡亲们讲《西门豹治邺》的故事;高中一次考试中,用十几种不同的方法证明了一道平面几何题,被登在了学校的黑板报上;上大学时,一篇讽刺学生食堂打饭不排队现象的短文《阿凡提就餐记》在学校广播站广播了一个周,因此在同学中名声大震……

在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官网“师资队伍”栏目里,数学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郭田德这样介绍自己。没有科研成果、荣誉事迹的罗列,更像是一位风趣的数学家关于热爱的碎碎念。

9月10日教师节那天,在中关村校区的一间办公室里,郭田德笑着说起这段“辉煌历史”是如何让自己误打误撞进入了数学领域,他又是如何走上了三尺讲台。回顾这段经历,他仍笃定地认为自己天生就应该当教师,就喜欢扎在学生堆里。

图片
郭田德在国科大中关村校区授课
阴错阳差成就“天选职业”

9月10日晚,郭田德走进国科大中关村校区教学楼教室,放下包,就拿起粉笔在黑板上飞快地写下数学公式和定理,粉笔在黑板上发出“哒哒哒”的声音,学生们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身板。

几十年教书生涯中,郭田德上课时始终坚持手写板书,并且全程脱稿。3个小时的大课,他甚至连一张辅助的纸都不带,“知识点、数学公式都在我脑子里。”

其实,在1980年考大学时,他从未想过自己会成为数学领域的一名教师,“选择数学纯属偶然”:恢复高考后的1980年,他参加高考,分数名列前茅,但却因为色弱与医科、药科专业失之交臂,最后被数学专业录取;1984年分配工作,因为成绩优异,他留校成为了老师……

这段阴错阳差的经历成就了郭田德的“天选职业”。1992年、1998年,他在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应用数学研究所获得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2000年他在北方交通大学(现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博士后出站……

图片
上课时,郭田德一直坚持手写板书

2001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科大前身)有位了解他的老教授对他说,“曾经你也在这儿上过学,你知道吗?现在我们已经成立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啦!请你到这儿来工作吧!我们这个学校会有非常大的发展前途。”郭田德接受了母校的邀请,自此站上了三尺讲台。

从副教授到教授、从数学系主任到数学科学学院执行副院长……郭田德见证并推动了学校数学专业的建设。该专业多位专家向记者表示,他执笔撰写的《数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对保障我国数学学科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基本质量、推进数学学科研究生评价、提高数学学科建设水平、促进学术交流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也为社会了解数学研究生教育质量标准、开展质量监督提供了依据。
奔走三个校区坚持每年上满80个课时

白衬衫、黑西裤、一个沉甸甸的黑色双肩背包,是郭田德的日常标配,人群中,一眼便可以认出这位教师。每周,为给学生上课、参加学术活动和出席各种会议,他几乎在雁栖湖校区、玉泉路校区、中关村校区“三头跑”。

20年前,国科大中关村校区刚刚启用不久,郭田德上午去给同学们上课,由于出门赶早班车匆忙,忘记带工作证和电话,被校区保安要求出示学生证,他向保安解释自己是讲课的老师;如今,20年过去了,在从雁栖湖打车回中关村校区的出租车上,司机却问他“老先生,退休几年了?怎么还在上课,真够辛苦的。”

郭田德并不觉得辛苦,每年坚持上满80个课时。每周二晚上,他会到中关村校区给经管学院的学生上《金融优化分析》的课程,平时在雁栖湖校区、玉泉路校区还要给数学科学学院的学生上课。提到《金融优化分析》,郭田德回忆,早在十年前,经管学院要做精品课堂,院长找到了他,虽然他数学很好,但不懂金融,要将数学理论运用到金融领域,需要读大量金融的书籍、了解金融学知识和最前沿的成果。

这块硬骨头他还是啃下来了。“我会用很多数学的原理和方法告诉他们相关金融领域的知识,一方面学生们觉得很有用,听着有收获,另一方面又觉得很难,学生们对这门课‘又爱又恨’。”话毕,郭田德开怀大笑。
图片
郭田德参加学术活动

“我是金融专硕学生,‘金融优化分析’在我们专业有很高的实用性,比如路线规划、数模比赛都会用到优化的方法,我本身也喜欢数学,就选择了这门难度比较高的课。”9月10日晚,经管学院研一的学生们迎来了这门课的第二次课。课前,学生汪生明说,他是在课堂上和郭田德互动最多的一位学生。

汪生明说,郭老师先从历史角度分析运筹学的由来,再用进入主题的方式引发自己的思考,“郭老师的数理逻辑能力非常强,我也特别钦佩老师现在还在使用手写板书的形式授课,让我们更专心听课。”

引人入胜的课堂教学背后是看不见的付出和努力。每次开课前,郭田德都会先一步了解学生的求学经历,会考虑学生的基础,尽量做到深入浅出,“我会用他们学过的知识来引入我的理论、方法,如果听不明白,我就补一下知识”。

郭田德认为,现代金融学有大量的数学工具,包括概率、随机分析、统计以及优化等,“优化是我的专业,有很多可以和学生们聊的内容。”郭田德“想聊”的都在头脑里,课堂上只用一根粉笔,“三个小时的课,我可以一页纸不带,不用提示,所有的理论知识、故事,都在这里。”他指了指自己的脑袋,笑着说道。

热爱文学和历史课程思政“润物无声”

爱数学的郭田德也酷爱文学和历史,用他的话说,“读了很多杂书”。大学期间,他曾经在校报上发表了两篇小诗《有的人》和《纤夫》,“还曾做梦自己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梦醒以后,觉得学好数学才比较现实”。

他的课上,穿插了很多历史故事,学生爱听,也能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比如,运筹优化的思想在中国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年以前,战国时期田忌赛马的故事就是典型的博弈论;宋真宗时丁渭挖街修皇宫是工程优化的方法……在西方,运筹优化是本世纪三四十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而中国古人的数学思想则先人一步地提升了学生们的文化自信。郭田德还告诉学生们,丁渭虽然拥有智慧,但在历史上也有“奸邪”的评价,启发大家要做神清气正之人。

郭田德始终坚持在课程中融入文化自信、爱国主义情怀、理想信念、传统文化等元素,也培养学生们如何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他的课也获得了北京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的荣誉。

图片
教师节当日,郭田德收到学生们自发送的鲜花

郭田德始终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思政元素的渗透,是润物无声的。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能力,教会学生用正确的立场和观点分析问题,不仅帮助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而且通过其中蕴含的很多哲学思想,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

几十年来,郭田德也不是没有机会走出学校,他的研究领域也涉及当下人工智能领域,他的师兄、外界的公司都曾对他发出邀请。“我说,我不去,我还是喜欢在学校教书、带学生。”

“教师节那天我办公室里都是学生送的花,还有已经毕业的学生快递给我花,我特别高兴。”提到教师身份,他很满足,他说自己“舍不得三尺讲台”。

郭田德认为,“宝藏老师”应该是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态度等方面表现出色,深受学生喜爱和尊敬的老师,不仅在学术上有所成就,还能以独特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成长。

“这是我的目标,但我还相距甚远,我继续努力!”郭田德说道。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预见未来:“天关”卫星“前传” 跨能量尺度原子核结构研究获突破
我国地震工程领域首个国之重器通过验收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