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严涛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1/31 11:00:23
选择字号:
西江流域水文空间分异机制原因被发现

 

1月27日,西安交通大学联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团队阐述了半个多世纪以来西江流域降水模式的变化特征及干湿演化机制,首次发现了降雨强度和地形相互作用造成了水文变化的空间分异机制,即降雨强度增强同时加剧了西江上游(西南地区)干旱和下游(东南地区)洪涝风险,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

联合团队通过多年的深入探索,基于长期观测资料并利用他们改进的水文过程模型,揭示了西江流域(面积约35万平方公里)降雨模式变化及水文时空响应特征。

科研团队通过一系列模拟试验深入解析了降水模式变化下不同尺度(坡面、水文响应单元、子流域及区域)的水文响应机制。研究表明上下游地区的两个典型小流域的水文响应存在共性。上游地区以变干效应为主,下游地区以变湿效应为主,从而揭示了降水增强和地形差异共同导致西江流域上下游地区两种截然相反的水文效应。

西江流域上游干旱及下游湿润现象机制解析。(课题组供图)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3-44562-8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无摩擦的冰” 冰表面长啥样?原子级分辨图像揭晓答案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双星计划”:开启中国空间科学新纪元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