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许悦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1/15 15:25:28
选择字号:
第一个人类结膜类器官模型问世
有助相关疾病药物开发与治疗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泪就是保护这扇窗免受伤害和感染的利器。而这一利器的产生,离不开衬贴于眼睑内面和眼球表面的一层柔软、光滑而透明的薄膜——结膜。

结膜通过释放黏液参与眼泪的产生。这种粘液可以使眼泪黏附在眼球表面,保护其免受病原体侵害。

然而,结膜不是金刚不坏之身,容易被感染或出现过敏反应,使人患上干眼症甚至癌症。病变严重时,结膜功能紊乱会导致失明。由于缺乏好的人类结膜模型,限制了对结膜疾病和健康功能的研究。因此,结膜疾病的治疗选择有限。

为此,荷兰Hubrecht研究所类器官小组一直在探索通过类器官模型弥补上述不足。

在1月11日发表于《细胞-干细胞》的研究中,研究小组利用人类结膜细胞,在培养皿中培养出了第一个人类结膜类器官模型。它能够模仿人类结膜功能。此外,研究人员利用该模型发现了结膜组织中新的细胞类型——Tuft细胞。Tuft细胞在过敏样条件下增多,可能在过敏反应中发挥作用。因此,类器官模型可以用来测试几种结膜疾病药物。

“我们利用功能性类器官了解结膜是如何参与眼泪产生的。结果发现,结膜会产生抗微生物成分。可见,结膜不是单纯制造黏液,它在更多方面有助于眼泪的产生。”研究小组首席研究员Marie Bannier-Hélaou?t说,他们改变了培养皿环境,以模仿过敏反应,发现类器官模型开始产生不同于以往的眼泪。

“过敏条件下产生的眼泪黏液更多,其中的抗菌成分也更多,Tuft细胞富集。”Bannier-Hélaou?t介绍,虽然其他组织中存在类似的细胞,但在人类结膜中此前还未发现过Tuft细胞。

新开发的类器官模型为研究结膜疾病打开了大门。“例如,我们可以使用类器官模型来测试过敏或干眼病药物。”Bannier-Hélaou?t表示,从长远来看,甚至有可能为眼部烧伤、眼癌以及眼部遗传疾病患者培养可替换的结膜。

“我们正在兔子身上进行临床前研究,以评估这种方法是否可行和有效。”Bannier-Hélaou?t说。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stem.2023.12.008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