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廖洋,吴蕾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1/12 14:48:25
选择字号:
2023年度山东省十大科技创新成果发布

 

1月11日,两院院士评选2023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发布会在烟台召开,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常进,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钟志华,山东省委常委、烟台市委书记江成,山东省副省长、省政府秘书长宋军继,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刘太广,山东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孙海生,山东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潘军及院士专家代表出席会议。会上,山东省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刘峰现场发布2023年度山东省十大科技创新成果和科技创新成果提名榜单。

山东十大科技创新成果发布。山东省科技厅供图

刘峰表示,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始终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山东省科技厅把重大科技成果产出作为科技创新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完善科技成果为导向,以成果为导向的科研组织和教育培训机制,加快项目平台、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向科技型企业高能级创新平台,顶尖创新人才,集聚产出了一批具有重大标志性的科技创新成果。

据介绍,山东十大科技创新成果和科技创新成果提名榜单是在山东省科技厅组织下,综合考虑成果的原创性、引领性,以及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由驻鲁院士从山东省重大科技成果库中层层筛选、投票选出。这些“山东好成果”代表了山东一年来科技创新工作的进展和成效,其中多项成果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彰显了山东科技创新的“硬实力”。

据悉,山东省科技厅将持续围绕“山东好成果”做好山东省重大科技成果的征集发布工作,持续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为山东省科技创新整体效能提升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山东十大科技创新成果颁奖 。山东省科技厅供图

2023年度山东省十大科技创新成果是:

1、8微米非制冷红外热成像模组

2023年9月,烟台睿创微纳技术有限公司成功研制了全球首款8微米红外热成像模组,系列产品正式产业化。我国成为继美国、法国、以色列之后,第四个掌握非制冷红外热成像芯片核心技术的国家,并持续引领全球行业发展方向。

目前,睿创微纳非制冷红外热成像芯片广泛应用于行业头部企业的汽车夜视辅助驾驶仪、无人机光电吊舱等产品,累计销售超过100万颗,销量位居国内第一,全球前三,直接经济效益超过20亿元。预计未来5年,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销售收入将突破50亿元。

2、高效节能磁悬浮透平真空泵

2023年1月,山东天瑞重工有限公司研发出磁悬浮透平真空泵,并实现量产,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打破了国外真空成套产品在高端装备领域的垄断地位,实现“弯道超车”。

经过5年科技攻关,天瑞重工成功研发出高效节能磁悬浮透平真空泵,与传统水环真空泵相比,实现节能40%以上,节水100%,噪音降至80分贝以下,寿命长达20年。预计到“十四五”末,该产品装机容量可达15万千瓦,节电5亿度,减排二氧化碳29万吨,拉动全产业链产值20亿元。

3、全球首款大功率金属支撑商业化SOFC产品

2023年2月,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全球首款金属支撑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该产品创下大功率SOFC热电联产系统效率全球最高纪录,并通过欧盟CE安全认证,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经过5年的技术攻关和20亿元的持续投入,攻克了电堆热管理、燃料电池模组热阻断等关键核心技术,成功研发了SOFC产品,性能指标超过国际同类产品,热电联产效率高达92.55%。同时,有效降低了电池运行温度,启停次数和启动速度大大提高,系统可启停次数是国外同类产品的4倍以上,启动速度是国外同类产品的3倍以上。

预计到2030年,该产品作为分布式能源装机容量可达1GW,相比传统电网取电每年可减碳约200万吨,比天然气内燃机发电可节约天然气约6亿方。

4、新能源汽车大型一体化铝合金压铸零件自动化加工及装配线

2023年7月,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研发的国产首条新能源汽车一体化压铸件机床加工及装配自动化生产线投入使用,填补国内空白。

济南二机床建立了全直驱双龙门高速加工中心,自主研制了一体化压铸件高速加工和装配的自动化生产线,实现了压铸件的一次装夹全自动加工,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该成果单条产线可满足年产20万辆汽车的需求,为下游生产企业节省近20%的生产成本。预计到“十四五”末,年产能可达20条,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

5、大幅面、高精度纳米压印光刻生产线

2023年4月,青岛天仁微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建成全自动、模块化大幅面纳米压印光刻生产线,形成了纳米压印全套工艺,实现了高精度纳米压印光刻设备的产业化,打破了微纳加工领域的国外垄断。

天仁微纳经过8年科研攻关,成功解决了纳米压印过程中自动对位等工艺问题,研发了300mm大幅面、高精度纳米压印光刻装备。该成果已广泛应用于歌尔光学等下游企业的菲涅尔非球面镜片、AR/VR核心光学元器件、AR光波导模组等产品,带动了下游衍射光学、生物芯片、3D传感等产业的快速发展。

6、新一代深远海一体化大型风电安装船

2023年12月,中集来福士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3060”系列2200T自升式风电安装船正式交付。该船是我国目前唯一能够承运整根塔筒、满足20兆瓦级风机安装需求的新一代风电安装船。

中集来福士建造完成了国内新一代深远海一体化大型风电安装船,该船可实现4套12兆瓦或3套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的运输和安装,在作业水深、甲板可变载荷、起重吊装能力等性能方面都是“全国之最”。该成果交付后,将开赴我国东海海域进行海上风机的安装作业,每年可完成60-80台套大型海上风机安装作业,实现2.4-3亿元的工程收入。

7、10微米超薄氢燃料电池全氟质子膜

2023年11月,东岳集团推出燃料电池10微米超薄全氟质子膜产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东岳集团历时二十年科研攻关,成功研发了全氟质子膜材料,实现了氢燃料电池质子膜、水电解制氢膜、液流电池储能膜的全产业链技术突破和市场化应用,打破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瓶颈。该成果已在上海重塑、北京亿华通等下游电池企业推广应用。目前,全氟质子膜相关产品年产能达50万平方米,可满足5万辆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核心材料配套。预计到“十四五”末,全氟质子膜系列产品年产能将达100万平方米,年产值突破3亿元,拉动氢燃料电池产业链上下游年产值超20亿元。

8、超高清全色激光电视

2023年1月,海信发布全球首款8K激光电视——海信激光电视LX,首次实现8K全色激光电视技术产业化,标志着我国8K激光电视从概念走向量产。

预计2025年,相关产品销售额可达92亿元。海信在激光显示领域的领先地位,打破了重大显示技术革新由国外企业主导的局面,实现民族品牌崛起。

9、岩土工程灾变分析软件HazE

2023年4月,山东大学发布了自主研发的灾变分析软件HazE,该软件助力解决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领域工程仿真软件长期面临的“卡脖子”难题。

该软件相关算法程序已成功应用于滇中引水海东隧洞、汕头湾海底隧道、济南地铁、北京广渠路地下管廊等重大工程,实现了数十次岩体灾变预测分析和调控设计的重大应用,有效防范了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期重大地质灾害发生,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10、“妙手”腔镜手术机器人系统

2023年6月,威高集团自主研发的“妙手”三臂腔镜手术机器人系统,获批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妙手”机器人已成功实施60多例远程手术,成功率高达100%,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完成远程手术样本量最多的手术机器人。随着成果的进一步推广,预计整机价格约为进口产品的60%,可为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节省30%以上费用。预计到“十四五”末,威高集团“妙手”机器人产品年产量可达300台以上,年产值可突破40亿元。

2023年度科技创新提名成果是:

1、铁系梳枝丁戊橡胶

2023年1月,山东能源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青岛能源所)创制的高性能轮胎用铁系梳枝丁戊橡胶新材料首次实现万吨级工业化生产示范。2023年4月,铁系梳枝丁戊橡胶轮胎在全球首次实现商业化生产,标志着我国成功攻克了高性能轮胎制造的技术瓶颈。

目前,该技术成果已在青岛森麒麟轮胎、山东玲珑轮胎、山东昊华轮胎等省内企业推广应用,正在研建年产千万条规模的高性能轮胎制造示范生产线。按照铁系梳枝丁戊橡胶每年30万吨的市场需求测算,预计到“十四五”末,铁系梳枝丁戊橡胶轮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50亿元,年利润超过3亿,将助力山东省橡胶轮胎产业的转型升级。

2、1类创新药伊鲁阿克片

2023年6月,齐鲁制药研发的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小分子化学1类创新药伊鲁阿克片(商品名启欣可?)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上市批准。7月12日,该药正式进入临床应用,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伊鲁阿克片是国内唯一Ⅰ-Ⅲ三期临床研究全部选取中国人群数据的上市产品,药品的剂量、有效性和安全性数据更贴合中国患者临床现状。该药预期治疗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约为30个月,可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命质量,为重大疾病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

3、基因编辑高油酸大豆

2023年4月,山东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高油酸大豆获得全国首个植物基因编辑安全证书。

舜丰生物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获得的高油酸大豆油酸含量高达80%以上,是普通大豆油酸含量的4倍。该突破,对于提高我国大豆自给率,稳定油脂供给,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粮食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预计到“十四五”末,可实现销售收入7亿元以上,拉动产值超过20亿元。

4、8英寸纳米级铌酸锂单晶薄膜

2023年2月,济南晶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在全球率先成功开发出可规模化生产的直径8英寸纳米级铌酸锂单晶薄膜产品。晶正电子为全球高校院所铌酸锂领域科学研究提供了90%以上的单晶薄膜,为下游企业提供成熟的解决方案及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80%。

目前,晶正电子铌酸锂单晶薄膜相关系列产品年产能达4万片,年产值约2亿元。预计到2026年,单晶薄膜材料年生产能力将提升至50万片,产值超过20亿元。

5、高精度协作机器人

2023年9月,遨博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淄博)研发的协作机器人实现了全链条自主可控,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目前,产品已在华为、大众、歌尔、西门子等800多家下游企业推广应用,年产能1万台,年产值5亿元。2022年,遨博协作机器人产品市场占有率排名全国第一,全球第二,实现销售收入5.2亿元。预计到“十四五”末,遨博机器人系列产品年产值可达10亿元,带动协作机器人全产业链的快速发展。

6、新一代三维几何建模引擎技术及云CAD系统

2023年4月,山东山大华天软件有限公司推出新一代三维几何建模系统CrownCAD 2023 R2版,对标国际先进标准,实现了功能迭代和自我革新。

近几年,华天软件CrownCAD系列产品全力支撑中国商飞C919等国之重器的研发设计,三维几何建模引擎技术成功替代德国 Parasolid、美国ACIS等建模内核,广泛应用于国产建筑信息模型、电磁仿真等软件领域。目前,CrownCAD注册用户超27万,3D协同平台注册用户全球超520万,日上传模型突破10万,高质量服务10万余家中小企业。预计到“十四五”末,相关产品可实现直接经济效益2.8亿元。

7、十字花科植物远缘杂交生殖隔离的机理解析与育种创新

2023年1月,山东农业大学成功突破了远缘杂交生殖隔离的育种技术,开辟了远缘杂交育种技术的新路径。

2017年起,山东农业大学段巧红教授团队历经5年探索研究,成功揭示了大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通过调控柱头活性氧水平,维持种间生殖隔离的分子机理,并联合上中下游育种单位,协同开展大白菜远缘杂交育种联合攻关,成功获得了大白菜与欧洲山芥的远缘杂交胚、与芝麻菜的远缘杂交植株,为抗虫的大白菜种质新资源的选育奠定了基础。

该研究成果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发表,并获得国内外学者高度评价。

8、耐高温栉孔扇贝新品种“蓬莱红4号”

2023年7月,中国海洋大学选育的栉孔扇贝新品种“蓬莱红4号”通过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经农业农村部公告予以推广。

新品种具有高产、抗逆、耐温上限高等优良性状。截至目前,已累计养殖60余万亩,实现产值20.5亿元。预计到“十四五”末,产值可达60亿元以上。该系列海洋贝类成果的突破,标志着山东省乃至我国海水养殖贝类育种已经全面迈向“育种4.0”时代。

9、南极磷虾极地环境适应与群体演化的遗传机制

2023年3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成功破译了国际上迄今为止最大的动物基因组图谱,揭示了南极磷虾适应极端环境和群体历史演化的分子基础,打破了南极磷虾基因组研究的国际竞争格局。

该研究成果以封面文章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Cell,是我国海洋渔业领域首篇Cell主刊论文,并被《中国大百科渔业卷》大事年表收录。南极磷虾基因组图谱的完整破译为海洋生物极端环境适应机制及群体演化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参考,为极地渔业资源的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我国的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战略支撑。

10、海洋油气浅水水下注水树

2023年8月,威飞海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国内首套浅水水下注水树系统取得中国船级社CCS认证证书,并完成海底安装,打破国外垄断。

目前,该成果相关产品已进入量产阶段,预计到“十四五”末,注水树系列产品和技术服务产值规模可达到16亿元。该成果实现了我国浅水海域水下采油模式从“0”到“1”的历史性突破,为提高能源自给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家欲在脆弱冰川周围建屏障 科学家揭开天体高能电子产生之谜
研究阐述钙钛矿量子点最新进展 7月福利!科学网APP论文&基金最新活动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