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敏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3/6/17 18:49:57
选择字号:
填补国产医疗装备空白
中国首台(套)大孔径磁共振功能创新应用成果发布

 

6月16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以下简称中国科大附一院)和安徽省生命健康产业推进组工作专班办公室在安徽合肥联合主办中国首台(套)大孔径磁共振功能创新应用成果发布会,向全国乃至全世界推介“磁共振引导微创治疗系统”。

发布会上,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主委、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放射诊断科主任肖越勇教授代表专家鉴定委员会宣布临床鉴定结果:该套设备硬件设计合理,可操作性强,可以满足临床磁共振介入操作需要。软件设计合理,介入磁共振快速成像序列完备,解剖空间定位的显示能满足相关介入操作需求。手术操作创伤小、定位精确、术中可实时评估,无电离辐射,临床应用广泛,适用于经非血管及经血管途径的各种临床介入诊疗操作。该套设备技术成果的创新性和先进性均达到临床软硬件设计要求,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填补了国产高场强介入型磁共振的空白。

  ?

中国科大附一院执行院长严光与安徽硕金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金道明共同为磁共振引导下精准介入治疗中心揭牌。 黄歆 摄

磁共振界的“白胖子”来了

《超能陆战队》里的Baymax白胖子是经过84次实验才研发成功的医疗机器人,高大、短腿、大肚子,担负着私人健康顾问的使命,救死扶伤、保护弱小,对人类忠心耿耿、无微不至。

现在,同样为了守护人类生命健康、担负起引导介入微创手术使命,磁共振界的“白胖子”来了。

不同于人们传统认识中用于检查诊断的磁共振设备,这台全称为“磁共振引导微创治疗系统”的设备,科研人员对其进行了“增肥减个”。它的孔径达到了81厘米,为目前全球最大,比一般磁共振设备孔径增大了15%,机身则缩短了30%。因为身形特殊、威力却不小,因此也被科研人员和医护人员亲切地称为“白胖子”。

这样的独特设计是为了留下更充足的手术空间、方便医生介入治疗操作、更好地为患者治病。另外,与“白胖子”配套的所有操作治疗的设备、耗材都是磁兼容性,也就是说所有的检查治疗都不怕磁场的吸引。这也是“白胖子”研发的重点难点。

“白胖子”出生地在合肥,由安徽硕金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和中国科大附一院联合研发。

中国科大附一院影像科主任吕维富教授全程参与该系统临床研发应用,他说,“磁共振引导下进行介入治疗在国内已经有开展,但目前我国相关磁共振介入设备基本依赖进口,并且价格昂贵,相关介入技术普及相对较困难。这次是咱们自己国产的、纯自主知识产权的设备系统。”

  ?

医生在磁共振引导精准微创治疗系统下进行介入治疗。 黄歆 摄

已为70多位患者解除病痛和疾病困扰

2023年1月,“磁共振引导精准微创治疗系统”首次在中国科大附一院投入临床使用。截至目前,该系统已经帮助医生团队为70多位患者解除了病痛和疾病困扰。

通过不断的临床实践检验和人机磨合,该系统在肿瘤消融介入治疗以及血管、非血管介入治疗领域展示了优势。

中国科大附一院影像科介入放射亚专科主任鲁东介绍了近期一个成功案例:一位肝癌术后复发患者,由于病灶位置特殊,导致在既往常规的超声和CT引导下都无法有效进行治疗。在这台磁共振系统引导下,他们能清晰明确病灶位置、大小和周围毗邻结构,安全顺利地完成了微创消融治疗,治疗效果也很满意。

“值得一提的是,在磁共振系统引导下进行介入手术,医生和患者都不用再担心X线的电离辐射,医生不用穿上重达二十多公斤的铅衣,便可轻装上阵,手术操作更便利。”鲁东说。

中国科大附一院党委书记、肝胆外科刘连新教授表示,“磁共振引导精准微创治疗系统既有利于患者,也是医生的好帮手,期待团队进一步加强临床研发应用力度,在更多医学领域造福人民健康。”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烧毁的卫星正在污染大气 数百个包含种族歧视的植物名称将被改变
平均每棵树干中都有超过1万亿个微生物 野外回归的墨脱百合在原生地首次开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