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晨阳 黄文斌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3/3/8 19:45:59
选择字号:
陈义汉委员:建议政策支持创新型抗菌药物入院

 

“受限于严格的品种管控、多数三甲医院不允许(抗菌)药品外购或临采,新药面临难以进院的窘境,在惠及患者‘最后一公里’折戟。” 全国政协委员、同济大学副校长陈义汉在提案中表示。

2010年至2012年,国家先后发布了《全国抗菌药物联合整治工作方案》和《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并跟进颁布了指导细则。管控政策旨在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减少不合理使用和遏制细菌耐药产生。政策对医院的抗菌药物品种数量做出了明确的限制,要求医疗机构严格控制本机构抗菌药物供应目录的品种数量。

然而,上述管理规定实施延续至今已逾十年,目前存在“政策单向延续不利于适配当前临床需求”、“新药可及性欠佳进一步增加耐药性风险”以及“缺乏系统评价体系阻碍药物的创新发展”这三大不足。

基于以上问题,陈义汉建议:

首先,建立《管理办法》动态更新制度,增强政策互动。一是在目前政策框架下,对于如获批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类抗菌新药,不再纳入医院抗菌药物品种数量的计算;二是经谈判纳入医保的抗菌新药优先推荐进入院内品种清单;三是增强政策协同,对抗菌药物管控与制度做定期更新,增加抗菌新药的可及性。

其次,加强上市后的政策扶持和临床供应保障。一是制定支付标准、通过控制支付标准促进合理使用;二是可通过设立一个“急需抗菌药物委员会”,向已开发出新型抗菌药物并满足必要条件的制药公司授予“订购合同”,采用年度付费的模式向制药企业采购抗菌新药。

最后,加强抗菌药物应用、耐药评价体系、监测体系建设。一是应单独制定抗菌药物的评价体系并全面、定期价值评估;二是针对儿童特殊人群抗菌耐药的问题,其应用指南和评价体系建设工作列入第一优先级,将相关成果与药物监管工作相衔接,形成科学监管的参考依据;三是完成医院准入后,新药的管理也应纳入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管理分级管理体系,指定相应资质的医师进行处方,并由医疗机构开展新药临床应用监测工作,以防止不合理使用。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听导师的话,毕业论文答辩这样准备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