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彬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3/11/30 12:49:00
选择字号:
专家学者共商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

 

11月29日,由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河北工业大学京津冀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论坛暨2023年河北工业大学京津冀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年会在河北工业大学举行。

据悉,本次论坛旨在加强京津冀区域深度合作,为新时期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言献策,为长期跟踪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搭建平台。论坛上,来自国内高校和研究院所的专家学者围绕“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深入展开了研讨和交流。

在致辞中,河北工业大学副校长刘炳胜表示,本次研讨会以京津冀协同创新为主题,共同探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将对区域协调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的实施与开展给出有力诠释,同时也是推动河北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一次良机。

论坛上,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米红、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武义青、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杨宇等10位专家学者分别针对雄安人口发展嵌入式融合与社保制度优化、京津冀绿色低碳发展机制、京津冀城市群碳收支时空分异与碳补偿分区等话题进行了专题发言。

发言中,武义青表示,党的十九大以来,京津冀3省市协同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具体表现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初见成效、雄安新区建设取得重大阶段成果、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快等多个方面,但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经济体相比,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仍不充分,区域内部各省市的发展的协调度也有待提升。

他表示,在高质量发展阶段,京津冀地区各省市应建立以全要素生产率及增长为抓手,鼓励同级地方政府间、同类园区间友好竞争的激励机制,引导地方经济和园区经济内涵型发展。

针对京津冀科技创新中心与创新腹地之间的互动机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叶堂林表示,京津冀地区应培育新的创新组织形式,打造城市群创新生态系统,同时畅通核心城市到腹地的创新要素流动,使腹地城市可以借助核心城市的创新资源,实现创新能力的提升。

在发言中,河北工业大学京津冀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元杰针对河北省数字经济的碳排放问题表示,数字经济自身的碳排放量很低,但全产业链视角下,数字经济发展引致的碳排放量是其自身碳排放的数倍,成为河北省仅次于六大高耗能产业和交通运输业的重要碳排放部门。他建议应全面推进数字产品的绿色制造,增加绿色服务供给,同时优化数字经济的能源使用与供给,调整数字贸易结构,防止数字碳泄漏,健全数字经济碳排检测制度,积极倡导低碳数字消费。

河北工业大学京津冀发展研究中心是河北省省级重点新型智库、河北省软科学研究基地、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市高校智库、中国智库索引(CTTI)首批来源库,自2012年成立以来,该中心秉持“以服务京津冀及环渤海区域经济建设为主积极辐射全国,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的发展方针,强化与京津冀高校、智库间的协同创新工作,“十四五”期间获批省级以上课题50余项,撰写各项省部级以上资政要报30余项,发表京津冀协同发展相关的论文200余篇。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听导师的话,毕业论文答辩这样准备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