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思辉 段金利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3/10/30 6:29:29
选择字号:
院士专家云集武汉,共论中国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发展

 

“绿色、低碳、韧性。”10月28日,第十四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大会在武汉举行。陈云敏、魏悦广、王景全、龚晓南、郑健龙、王复明、陈湘生、张建民、谢先启、杨春和、刘加平等11名院士到会,近4000名专家学者云集,共同交流探讨我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领域最新成果和发展态势,探索岩土工程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

开幕式现场。主办方供图

大会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分会名誉理事长张建民,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尚春明,武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孟晖等领导专家出席大会并致辞。

张建民在致辞中表示,四年一届的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大会是我国岩土工程领域历史最为悠久、影响最为深远的学术会议。本次大会以“绿色、智能、韧性”为主题,交流探讨我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领域最新成果和发展态势,探索岩土工程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将对引领学科发展、推动行业进步发挥积极作用。期待更多中国土力学与岩土工程领域学者,通过深入学习、深入交流、深入钻研,成长为新理论的原创者、技术突破的贡献者、岩土工程创新的实践者、新文化和新思想的引领者,为学科发展助力,为国家重大战略规划实施做出更多贡献。

  ?

张建民致辞。主办方供图


尚春明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由我国著名铁路专家詹天佑先生于1912年创立,在百年光辉历程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此次,来自土木、水利、交通、市政、海洋、灾害防治等相关领域的科技工作者齐聚武汉,共同交流研讨土力学及岩土工程理论与实践、新技术和新方法,相信一定会激发创新的火花,引领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科发展,推动行业进步。

孟晖代表武汉市人民政府,向大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地祝贺。他表示,土木工程既是重大民生工程,又是重大发展工程。随着社会对绿色、智能、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断增加,土木工程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需要与时俱进,积极适应变革,以应对未来的发展需求。期待本次会议以创新引领土木工程行业的发展与进步,为武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低碳城市发挥积极作用。

  ?

薛强主持大会开幕式。主办方供图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所长薛强主持大会开幕式,并介绍了本次大会的组织情况。本届大会确定大会报告17个,大会设20个分会场,涉及学术报告565个,其中分会场邀请报告226个、专题报告339个。大会还将开展院士高端论坛、岩土工程国际论坛、茅以升奖论坛、岩土工程前沿交叉论坛能源岩土工程论坛、海洋岩土工程论坛、深部岩土工程论坛、岩土工程研究生论坛、土力学教学研讨会、岩土工程新技术交流和软件研讨等特色论坛和全国大学生岩土工程创新活动、岩土工程期刊沙龙、岩土工程工业展览会等系列活动。

大会开幕式现场,还举行了第二届、第三届“茅以升岩土工程技术创新奖”颁奖仪式。建华建材(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工程机械厂有限公司、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浙江鼎业基础工程有限公司和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组成的集体以及东南大学和江苏盛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组成的集体获得集体奖;何清华、刘永超、胡琦、张中杰获得个人奖。

开幕式后,陈湘生、冯夏庭等院士专家作了学术报告交流。据悉,10月28日下午至30日上午,大会主会场及20个分会场将同时组织专题学术报告与交流,29日将同时举行岩土工程大学生创新活动,30日下午将举行4个主旨报告及闭幕式。现场参会人数近4000人,线上五万余人参会。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烧毁的卫星正在污染大气 数百个包含种族歧视的植物名称将被改变
平均每棵树干中都有超过1万亿个微生物 野外回归的墨脱百合在原生地首次开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