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国家环境保护化工过程环境风险评价与控制重点实验室教授张卫、副教授彭程团队在《环境科学与技术》和《水研究》上分别发表了题为《微塑料促进赤子爱胜蚓累积十溴二苯乙烷的机制研究》与《实验室构建的淡水生态系统中传统和新型溴代阻燃剂的分布、生物富集和营养级转移研究》的论文。
在《环境科学与技术》论文中,该团队发现微塑料长期暴露显著增加了蚯蚓组织中新污染物溴代阻燃剂(DBDPE)的累积。这一方面证实微塑料对载体效应增加了蚯蚓对DBDPE的摄入;另一方面发现微塑料暴露损伤了蚯蚓表皮并减少了粘液分泌与蚓粪排出,从而加剧了蚯蚓体内DBDPE积累。此外,转录组学结果表明微塑料会影响蚯蚓对DBDPE环境压力的响应,尤其是与抵抗细菌、免疫反应和细胞溶解等过程相关的基因表达调节。该研究为陆地生态系统中微塑料和溴代阻燃剂共暴露的风险评估提供了新见解。
?
微塑料加剧蚯蚓DBDPE积累。华东理工供图
在《水研究》论文中,研究通过人工构建的淡水食物网中短期暴露和在淡水生态系统中长期暴露两种途径,探究了5种典型溴代阻燃剂(BFRs)在体系中的分布、生物积累和不同营养级生物间的转移。
?
人工淡水生态系统结构及溴代阻燃剂营养级传递。华东理工供图
该研究发现,35天的短期暴露实验表明,饮食摄入会影响生物体内BFRs积累水平。经过5个月暴露研究发现,部分新型溴代阻燃剂(NBFRs)在生物体内浓度与生物所处营养级呈显著负相关,表明发生了营养稀释。具有更高生物积累能力的高营养级生物可能在决定食物网中BFRs的营养放大潜力方面发挥关键作用。该研究为评估食性对BFRs生物积累和放大的影响,以及其在水生态系统中的归趋和风险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21/acs.est.3c02915
https://doi.org/10.1016/j.watres.2023.120176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