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至22日,高校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联盟(以下简称高盟)第五届年会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举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近百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40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年会。
作为开幕式重要环节,高盟举办了中国区域国别学50人论坛成员聘任仪式和高盟顾问委员会主席、特聘首席专家、专门委员会和理事长会聘任仪式。
?
参会人员合影。中山大学 供图
开幕式上还发布了《中国区域国别学年鉴(第一辑)》(电子版)。高盟学科调查与评价专业委员会发布了“高校区域国别学学科竞争力指数”预告,该指数通过科学设置评价指标,引导高校重视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中的一些重要要素。
记者获悉,《中国区域国别学年鉴(第一辑)》记录了全国10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自2022年9月区域国别学入列《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中的交叉学科门类以来,在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机构建设、课题项目、论文著作、学术研讨等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
年会主旨发言分为两个阶段。在大会环节,高盟还举办了区域国别学构建特邀案例报告会和首届高校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案例奖获奖案例分享会。据悉,本次年会专门设置两大案例分享环节,意在更好启发其他高校的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本届年会设置了三场圆桌论坛,同时举办了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区域国别演讲大赛,来自70余所高校的120名大学生进入现场复赛和决赛环节。年会还举办了第二届“区域国别学青年教师高级讲习班”。本届年会创新地举办了首届区域国别学研究成果展。
据了解,2019年,在教育部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秘书处指导下,中山大学携多家兄弟高校在全国首倡发起“高校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联盟。目前,高盟理事单位已覆盖159所高校的360余家院系与科研机构,其中含“双一流”大学60所,涉及外国语言文学、政治学、世界史、社会学、民族学、教育学、法学等多个一级学科。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