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储舒婷 来源:文汇报 发布时间:2022/9/28 10:43:21
选择字号:
不再是学术“金字塔尖”的大学如何面对挑战
多位中外大学校长共同探讨大学变革之路

 

■本报记者 储舒婷

大学,正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不少新兴领域,最新的变革发生在企业,而非素有学术“金字塔尖”之称的高校;从就业市场看,大学教给学生的很多知识、技能,与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岗位要求不相适应;甚至,高校的既有知识体系和课程构架,已落后于科技和产业发展……

“我们希望毕业生要具备大约15项技能,其中超过一半的技能无法在课堂中习得,包括情商、领导力、社会影响力、韧性、灵活性、谈判技巧、沟通技巧等。”与会的英国拉夫堡大学副校长拉切尔·汤姆森的一席话,更是激发不少高教界同行的热议。

大学应该怎么办?高等教育该如何适应科技进步和产业的快速迭代?日前,在上海大学举行的“全球大学校长论坛”上,多位中外大学校长共同探讨大学变革之路。“变革”成为此次论坛中的一个高频词。

不断适应主动求变,人才培养要有新规划

南方科技大学校长、科院院士薛其坤指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大学的印象基本停留于学术“金字塔”,而现在,大学不仅仅承担人才培养的使命,还要对人类社会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重新设计。到2050年或2060年,人类社会将进入碳中和时代,科学技术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都将“重构”,人类的生活方式,包括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将会发生重大变化。“大学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求。作为学术机构、人才培养机构,我们要提前做好准备,人才培养要提前布局。”

东华大学副校长邱高直言不讳指出,当前,多数高校的专业教育过于固化,仅仅基于现有的一些学科体系、将现有的甚至已经陈旧的知识传达给学生。然而,随着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发展,专业领域的知识更新日新月异,大学教育在顶层设计层面也要有所“升级”,要在有限的时间里,为学生提供更动态、灵活和多元的选择。

“大学要对教育的新形态和教学的新模式开展研究。”上海大学校长、科院院士刘昌胜指出,诸如元宇宙驱动的泛在教育以及虚拟教育等,大学要高度重视这些可能引领技术革新发展的教育领域、不断适应新变化。

更多社会所需的“能力”,在大学课堂外习得

步入互联网时代,信息领域的变化使得许多新的职业产生,同时,许多职业也将濒临“消失”。“大学必须要采取全新的策略,来应对学生可能面临的多样化职业发展道路。这需要老师和学术界共同思考。”里斯本大学校长费尔雷拉提出的这一现实问题,也是多位中外大学校长关注的人才培养命题。多位校长谈到,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评价,更大程度上是对其社会适应性、对社会的贡献度,以及推动人类社会进步能力的综合评定。

费尔雷拉认为,大学生不仅仅要在学校、教室中获得一些具体的知识或技能,各种各样社会所需的“能力”,其实都是在大学课堂外习得的。因此,我们要重新设计学校,高等院校应该具备全新的知识要求和发展战略,这需要高校在社会大环境中寻求合作。“因为没有一个模式可以符合所有的需求,大学必须找到最好的方法,为社会发展赋能。”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变暖加速喜马拉雅高山树线向高海拔扩张 “双星合璧”制造人工日食
研究或摆脱光子时间晶体对高功率调制依赖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