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沈春蕾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7/31 23:24:18
选择字号:
国产智慧交通毫米波雷达发布

 

7月27日,第二十四届中国高速信息化大会暨技术产品博览会在湖南长沙开幕,本次大会由中国公路学会主办,主题为“数字化·网络化·智慧化”。

《中国科学报》从大会技术论坛获悉,一款基于国产自主核心MMIC雷达芯片研发的高性能毫米波交通雷达产品发布,解决了同类产品核心元器件被“卡脖子”的难题。该雷达产品由南京隼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隼眼科技)与四川数字交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数字)联合研制。隼眼科技创始团队来自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

据了解,智慧交通在前期建设中主要以视频结构化为主,再结合雷达的信息,比如雷达测速、测距比较精准,将相关信息加入,达到视雷融合的效果。

“以视频为主其实仍存在问题,尤其较难解决全天候的问题,如夜间、天气不良的情况下,由于视频基础的信息很难获取,故雷达信息很难叠加上去。”隼眼科技首席运营官张慧指出,“因此视频和雷达二者融合应该是雷达为主,视频为辅的方式。”

他解释道,由于雷达天生具备轨迹流的跟踪能力,在测速、测距、方位非常精准,再加上视频擅长的车牌识别、车型和颜色识别等特性,即便在恶劣情况下或者夜间,视频失效的情况下,雷达仍然可以保持很高的监测质量,视雷融合到雷视融合的步伐在不断加快。

作为毫米波雷达的最重要组成部件,高集成度的雷达MMIC芯片在雷达中占据了核心地位。目前,业内的毫米波交通雷达大多采用国外半导体厂商的雷达MMIC芯片,一方面存在禁运和断供的风险,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交通数据泄露的信息安全风险。

为打破技术壁垒,消除芯片卡脖子和数据安全风险,四川数字联合隼眼科技深入合作,同时基于东南大学—四川数字智慧交通联合研究中心的深入研究,在毫米波新材料、MMIC芯片、雷达系统以及雷达系统周边的整体配套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研究,成功研制了基于国产MMIC雷达芯片的高性能毫米波雷达。

张慧也是东南大学—四川数字智慧交通联合研究中心主任,他介绍,该型毫米波雷达可以实现对乘用车定向探测距离超过1200米、双向探测距离超过2400米、探测精度优于0.07°、分辨率优于0.5°的性能。

近年来,通过与蜀道集团、四川数字、腾讯智慧交通的多方合作,隼眼科技在成都第二绕城高速进行了智慧高速层面的大量探索。

张慧告诉《中国科学报》:“该路段不仅成为业内首个采用纯毫米波雷达能力打造的车路协同技术方案,还实现了随时在虚拟世界模拟分析雾天路况,并设定例如‘浓雾+事故+道路施工围堵’复杂场景的数据分析,从而进行事故风险评估和预案。”

目前,基于SDR系列毫米波雷达的全方位高性能保证,四川数字在成都第二绕城高速、成宜高速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中,实现了车路协同与准全天候通行等智慧高速建设的全新探索。

在隼眼科技创始人施雪松看来,智慧交通、智能网联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链,包括智能网联汽车、车路协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相应法规标准的配套完整的生态链,而这些离不开人、车、路在一个统一的整体里。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