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郑莹莹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2/6/28 12:19:12
选择字号:
上海“最美科技工作者”彭慧胜:选择就热爱 在纤维电子器件领域深耕

 

中新网上海6月28日电 题:上海“最美科技工作者”彭慧胜:选择就热爱 在纤维电子器件领域深耕

记者 郑莹莹

“选择就热爱”,2022年上海“最美科技工作者”之一——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主任、教授彭慧胜日前在受访时说。

他指的是,选择了高分子材料的他,一直热爱着这个领域。在线上采访中,他说,“选择就热爱”是优点也是缺点,缺点就是有时候想法不够开放,但他一直喜欢自己的专业,因此就一直做了下来。

从湖南的农村长大,到赴中国纺织大学(现:东华大学)上大学,而后到复旦大学读硕士研究生,赴美国读博,彭慧胜一直在摸索中成长、寻找科研之路。

“电子器件是现代信息化社会发展的源动力,朝着微型化、柔性化、集成化方向发展。”回国后,彭慧胜看到了这一领域的潜力。

“科学的每个角落好像都挤满了人,新的根据地在哪里?”他思考着。

他想做点不一样的。于是他尝试做纤维的(电子器件)试试。

他在国际上率先创建出织物显示器件,颠覆了人们对传统显示器件和纺织品的认知,代表性成果于2021年发表在Nature上。织物显示器件像衣服一样轻薄、透气、可贴合在不规则基底上,这被认为有望有力推动信息技术产业变革性发展,相关成果被Nature评述为“代表了智能织物长期研究和世界电子织物领域一个卓越的里程碑”。

他及他的团队从智能高分子纤维与织物研发领域出发,在织物显示的路上不断求索。团队研究出20多种纤维器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有望推动医疗、人工智能等领域发展。

彭慧胜鼓励学生看历史、看哲学,“看多远,你才能走多远。”

他说,“如果每一根纤维具有不同功能,可以实现功能的定制,那么从能源系统到信息技术到物联网、人工智能、大健康,以及未来太空探测,它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彭慧胜以通讯作者在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300多篇论文,出版4本专著/教材。获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84项,其中37项实现了转让转化。

他希望自己达成一个重要发现,即便也许永远在路上。“人没目标会累,有目标虽然也累,但会很充实。”他说。(完)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热带森林“赢家”更小更快 《自然》2024年十大人物公布
AI科学家主导虚拟实验室加速医学研究 蒲瓜基因组组装研究获进展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