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亚鹏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4/27 22:18:04
选择字号:
物理与人文相得益彰
——读《写给孩子的中国古代科技简史-物理》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写给孩子的中国古代科技简史-物理》是近年来非常难得的一本讲述中国古代物理科技发展的科学普及读物,这本书分门别类地选取了我国古代在力学、声学、光学、电磁学与热学中典型的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为青少年学生展现了一幅中华传统科技文明的生动画卷,是一本物理与人文相得益彰的好书。

该书打开了一扇了解我国古代科技发展成就的窗户。我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创造了璀璨的中华文化,虽然未能发展出近代数理自然科学,但并不乏睿智的物理学思想。这些物理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对各种物理现象的描述和解释之中。“现象是物理学的根源”(杨振宁语),没有对现象的描述,就谈不上物理概念的建立和物理规律的发现。

比如虹这种自然现象,早在《诗经》中就有对虹出现的方位、时间及与太阳的相对位置关系的记载,唐代的孔颖达则提出了虹是“从云的缝隙射出的光线照在雨滴上产生的”科学解释。唐代的张志和甚至通过实验的方法研究了虹。《写给孩子的中国古代科技简史-物理》不仅梳理了古人对这些物理现象的记载和解释,还从物理学的角度加以评析,增进了我们的理解。

另外,像公道杯、省油灯等这些耳熟能详的古代发明,显示了古人非常高超的实践智慧,也蕴藏着丰富的物理思想,《写给孩子的中国古代科技简史-物理》以故事性的语言对这些发明做了非常精彩的叙述,如书中在讲述了公道杯的技术细节后,还写了朱元璋用公道杯盛酒宴请百官,贪杯的大臣由于倒酒太满而没有喝到酒的故事,风趣、生动,又极富哲理。

该书为青少年厚植一颗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一提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总会想到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并不会必然地联想到科技发明创造,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文化传统中没有可圈可点的科学文化因子,只是这些古代的发明创造没能被很好地通俗化解读,因而也就没能被普通的公众所了解。

在我的阅读视野可及之处,除了戴念祖先生的《中国古代物理学》外,还真是未看到特别好的普及性读物,尤其是面向青少年的优秀著作更是凤毛麟角。有鉴于此,《写给孩子的中国古代科技简史-物理》作为一本科普读物,恰恰彰显了其自身的价值,这本书在论述方式上并未将古代物理与传统文化剥离开来,无论是对物理现象的记载、还是对物理发明的展示,都融渗在传统文化的内核之中,比如在浮力的讲解中,还特别描绘了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兰亭修禊后“曲水流觞”的情境,极具文化味道、文化品性。

可以说,从科学普及的角度,这本书在弘扬我国优秀传统科技文化方面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对青少年厚植文化根基具有重要的作用。

该书发挥物理学科育人价值的重要育人资源。从物理教育的角度,我始终认为,好的物理教育不是教物理知识,而是以物理知识为载体展开的育人活动。学科育人就是要深入挖掘蕴含在物理学之中的具有育人价值的教育资源。《写给孩子的中国古代科技简史-物理》提供了大量丰富的具有育人价值的教育资源,这些资源都可以拿到课堂上作为案例与学生分享、讨论。

比如我在讲共振时,就用了书中“无风自摇的风铎”一节中丰富的科学史料,如古人对共鸣现象的记载、对共鸣现象要音律相同的解释、再到消除共鸣方面的精彩故事的讲述,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升华了所学知识,同时也让学生感悟到了古人的智慧。再比如在重心教学中,可以引述孔子观欹器的故事,尤其是孔子通过“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的物理现象所总结出的“谦受益,满招损”的人生哲理,勉励学生戒骄戒躁、谦虚谨慎,成为谦谦君子,是非常好的育人资源。因此,这本书也应为教师备课的重要参考资料。

科学史是沟通科学与人文的桥梁。孩子们从小接受科学史的熏陶,有助于全面准确地理解科学,尤其是对他们科学精神、科学价值的形成具有科学知识教育无法替代的独特功能。《写给孩子的中国古代科技简史-物理》这本书,就是一本介绍我国古代物理发展成就,沟通科学与人文的佳作,我相信这本书一定会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系全国青联常委、银川市第九中学物理高级教师。)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家欲在脆弱冰川周围建屏障 科学家揭开天体高能电子产生之谜
研究阐述钙钛矿量子点最新进展 7月福利!科学网APP论文&基金最新活动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