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思玮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4/19 22:28:44
选择字号:
李涛:放疗患者普遍存在中重度营养不良

 

“肿瘤患者是营养不良最高发的人群,但目前我国肿瘤患者的营养不良诊断率和治疗率却比较低。这与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规范化肿瘤营养治疗体系有密切关系。”近日,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肿瘤医院胸部放疗科主任李涛教授接受采访时表示,全周期、多渠道推进恶性肿瘤放疗营养管理,迫在眉睫。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2020年发布的《中国常见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况调查》显示,我国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达80%,中/重度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达58%。

与肿瘤发生的部位有关

“对于放疗患者来讲,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也是比较高的。”李涛提供的一项数据显示,肿瘤患者在放疗前营养不良发生率大概是31%,放疗结束后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达到了43%。

李涛表示,营养不良与肿瘤发生的部位有关。比如,头颈部放疗所导致的味觉敏感度降低、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和放射性口干等,胸部放疗所致的放射性食管炎,腹部、盆腔放疗所致的放射性肠炎、肠衰竭等,都会影响营养物质摄入、消化、吸收和代谢等全过程,导致营养不良的发生或营养状况恶化。

通常恶性肿瘤放疗患者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体重丢失,是营养不良的主要表现之一。前瞻性观察研究结论表明,肿瘤患者发生营养不良会缩短生存周期,体重下降越大的肿瘤患者生存期越短。

从目前的统计数据来看,肿瘤患者在放疗后体重丢失大于10%的约占16%,体重丢失5%~10%的患者约占41%,体重丢失小于5%的约占43%。

“可以说,中重度营养不良在放疗患者中是普遍存在的。”李涛表示,能量、蛋白质、免疫营养素是肿瘤患者营养素补充的关键。

但单纯的营养补充无法从根源上解决肿瘤患者的营养代谢问题。李涛建议,含精氨酸、鱼油、核苷酸等免疫营养素的肿瘤特医食品可给予肿瘤患者所亟需的各种营养素,也要根据肿瘤负荷、应激状态和急性放射损伤等个体化给予并进行动态调整。

质控尤为关键

的确,放疗会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肿瘤患者营养代谢改变,放化疗毒副反应易造成肿瘤患者体内营养、炎症、代谢、免疫之间的恶性循环,从而降低肿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影响放疗摆位的精确性、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降低放疗的耐受性、延长总住院时间等。

常规营养风险筛查和评估预防治疗营养不良,是对所有恶性肿瘤放疗患者进行有效营养治疗的重要一环。李涛建议,使用PGSGA作为肿瘤患者营养状况评估的首选方法,主要判断患者有无营养不良及其严重程度。

如何实现规范化营养治疗?李涛表示,规范化的营养治疗,实际上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要规范化的诊断,没有营养诊断就没有营养治疗,一定要遵守包含营养筛查、营养评估和综合测定的三级诊断,五阶梯治疗,以及医院-社区-家庭(HCH)的分级管理。

“规范化评估、诊断和治疗肿瘤患者在放疗前、中、后的营养不良,使用速熠素进行免疫营养治疗,有助于降低肿瘤患者的放疗不良反应,增强放疗耐受性,提高放疗完成率,也利于增加肿瘤细胞对放疗的敏感性,提高放疗精确度,强化患者的近远期疗效,进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李涛表示,质控是规范化营养治疗的关键,而质控体系的最关键的问题是放疗患者营养规范化管理团队的建设。

“肿瘤患者做放疗,除了需要医生护士,还需要药师、营养师、物理师、治疗师等‘多兵种作战部队’。”李涛认为,建立一支有效的、能够彼此配合的团队尤为重要。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与国际同行赛跑,他们的研究突破传统认知 流感病毒进化出了能穿透粘液的蛋白质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