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疫情影响,许多高校研究生招考复试采用线上形式—— |
考研线上复试有何新特点 |
|
在南京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线上面试考点,5名线下考官正在线和考生进行问答,考生首先进行一分钟自我介绍,接下来是3分钟外语听力及口语水平测试。正式答题环节,考生需要在准备好的试题中随机抽取题目,考官根据回答提问。
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正在进行中,这样的面试情景并不少见,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许多高校都采取了线上复试形式。相对线下复试,线上复试有什么特点?考生和学校如何有效应对?
高校:人性化服务,为考生助力
线上复试,不仅给考生提出了新要求,对高校的工作能力也提出了考验。多所高校开展了有益探索。
利用先进技术,全景式展现考生的考试环境,不仅便于考官“监考”,面试过程也更加透明。
华中师范大学、河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明确,复试过程统一设置“双机位”。考生需准备两台设备,选择固定机位进行拍摄,辅助机位设备摄像头从考生侧后方45度拍摄。
首都师范大学要求,考生复试时正向面对第一机位,保证头肩部及双手出现在视频画面中,保证面部清晰可见,头发不得遮挡面部、耳部,不得佩戴帽子、耳饰、口罩、耳机、智能手表、手环及智能眼镜等。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网络复试则采用统一的软件平台,具有对参加复试的考生进行“人脸识别”和“人证识别”的功能,意在防止替考情况的出现。
北京体育大学要求考生不得私自建微信群或QQ群,也不得随意加入考生自建群。在华中科技大学,考生签署“诚信承诺书”是复试前的必要环节。
许多高校为准备线上复试考生提供帮助,彰显了高校的人性化服务水平。在线上复试期间,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辅导员歧尚鲜的一个重点工作就是协调学院内的空教室或会议室,供学生面试使用。“考生在宿舍或者图书馆面试都不太方便,不仅会打扰别人,自己也不太自在,不利于真实水平的发挥,为考生创造一个无人打扰的环境,才能让他们表现得更出色。”
考生:多多打磨,做好充分准备
近日,考生张琪刚刚结束线上复试。她认为,线上与线下,最大的区别就是环境不同。在线下复试中,每名考生身处的环境都是一样的,自我表现更重要。但如果是视频面试,每名考生的环境都不一样,包括电子设备、网络状况、背景布局,甚至是灯光角度等,都会影响考官的判断。
在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教授钟柏昌看来,线上复试减少了考生流动可能带来的疫情风险,节省了考生线下复试的差旅成本和时间成本,还缓解了考生的紧张心理,更有机会保证考生水平的正常发挥。但与线下面对面复试相比,线上复试要求考生根据各种情况,做足准备。
因此,在硬件条件上多做打磨,为自己营造良好的面试环境尤为重要。“即使你学术功底不错,如果你的观点不能及时传达到老师的耳朵里也无济于事。所以要选择笔记本或台式电脑,尽量不要选择手机,并且提前对设备及网络进行调试,也可以和小伙伴提前测试,保证通话顺利进行。”张琪建议。
此外,想要在线上复试中表现得更加出色,还有一些技巧可以借鉴。正在备考的大四学生钱峰建议,面试时可以将视线集中在镜头上,而不是电脑屏幕,让考官有面对面交流的感觉;如果佩戴眼镜,要换上镜片不反光的眼镜。
专家:线上复试同样考验学术功底
针对线上复试,个别人士提出,线上复试的方式拉短了学生之间的表现差距,在复试中逆袭的案例会越来越少,初试成绩权重变大,这是否会损害公平?
在钟柏昌看来,认为在线复试损害考试公平,这种结论无疑太过武断。首先,初试相比复试而言,在知识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的考核上都有明显的优势,只要命题质量灵活、可靠,能够全面考核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不是说看重初试就是一件坏事。
其次,很多研究生招生单位的复试权重并未降低。钟柏昌提到,2022年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学专业研究生招生考试,第二名与第一名相差59分被录取,充分说明即使是线上复试,只要能展现出良好的英语能力、科研能力、对本专业的了解程度,仍有“翻盘”机会。
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涂险峰结合自己的面试经历,认为在技术条件完善、交流没有任何障碍的情况下,线上复试基本上和当面的复试没有太大的区别,不会造成初试占的比例比较大、复试区分不开的问题。
在某些方面,线上复试更能加强对学生的鉴别。涂险峰说:“以前线下复试时,前一名考生回答,后一名考生已抽取了题目,可以稍作准备,等到后一名考生登场,再下一名考生又在准备。这样,每名考生都有一小段准备时间。但如果是线上复试,这种考试模式就不太好操作了。我们都是现场抽题、现场回答,这样更能考查学生随机应变的能力,也更考验学术功底。”
另外,有部分考生担心,对技能类专业,如医学、体育、舞蹈等需要实际操作的专业,仅仅通过视频可能很难呈现考生的真实水平。对此,钟柏昌认为,需要实际操作的专业,一方面可以借助虚拟仿真系统做测试,很多高校都有开发相关的虚拟仿真平台,它既可以作为教学平台,也可以作为考试平台;另一方面可以要求考生提交相关操作视频作为补充材料。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