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静 李晨阳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4/6 21:31:15
选择字号:
初试落后59分,复试逆袭第一!合理吗?

 

近日,两张表格将北京协和医学院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一张是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学专业的考研复试名单。名单显示,有两位同学进入了复试。其中,一名陈同学的初试分数为331分,英语47分。而他的竞争对手,初试分数则高达390分。

另一张则是该专业最终的录取结果。陈同学以高达90.86分的复试成绩“逆风翻盘”,夺得了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唯一拟录取名额。

高分落榜、低分上岸,一时间,各种讨论甚嚣尘上。甚至有人传言陈同学为其本科院校(济宁医学院)教务处处长陈廷之子。对此,济宁医学院(陈同学母校)、北京协和医学院先后发布声明。两份声明指出,陈同学并非济宁医学院教务处处长陈廷之子,其父母都是普通务农人员;而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复试程序经查也符合规定,不存在违规行为。

事件也由此开始反转。从领导之子“黑幕”考研复试的故事,变成了一个寒门学子苦心科研励志求学的故事。

总成绩是怎么算出的?

根据北京协和医学院发布的声明,考生的总成绩由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组成,其中复试成绩包括笔试与面试两部分。

但是,总成绩的计算并不是初试分数与复试分数的简单相加。而是先将初试分数按满分500推算至百分制,为有效初试成绩;再按有效初试成绩与复试成绩各占50%的规则进行计算。最终得出考生的百分制总成绩。

因此,虽然陈同学与杨同学的初试分数相差59分,但推算至百分制后,两人的初试分数差距缩小到了11.8分。再按50%的比例计算,最终的初试分差仅为5.9分。

声明中还显示,在复试环节中,两位同学的笔试成绩相当。但陈同学的面试成绩高达43.86分,比杨同学高出近14分,最终凭借面试成绩的优势“逆风翻盘”,获得了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入场券”。

那么,这近14分的面试分差又从何而来呢?

根据网络公开资料,陈同学在本科期间发表多篇核心期刊论文,其中包括一篇影响因子为6.58的SCI论文。他本人为第一作者。

经过检索,《中国科学报》找到了这篇发表在Frontiers in Nutrition上,题为Lycopene Aggravates Acute Gastric Injury Induced by Ethanol的论文。

至此,围绕着陈同学本人以及北京协和医学院复试程序的相关事实已基本清晰,但争议却仍未停止。

专家解读:高分落选不罕见,招学生究竟看什么?

科研成果在考研中究竟该占多大比重?科研成果与考试分数之间又该如何实现公平的取舍?

为此,《中国科学报》采访了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特聘教授王德华,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详细解读。

《中国科学报》:北京协和医学院的选择是否合理?陈同学在面试中脱颖而出的最大优势是什么?

王德华:

近几年,考研高分落选的情况并不少见。这源于研究生与本科生录取方面的本质性不同。

在研究生招生中,复试是非常关键的环节,主要考察学生各个方面的综合素质。包括学生的性格、基础知识、回答问题的逻辑性、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科研经历等,而不是只看考试分数。

一般而言,老师会看重学生阳光自信、有朝气,叙述逻辑性强,基础知识扎实。

现在不少高校科研条件都不错,大学生很早就有机会进入实验室进行科研实践活动。如果复试中学生对于实验的每一个细节都非常清楚,可以接住老师的层层追问,那么他的初试分数就不会对复试产生很大影响。

所以,北京协和医学院的选择应该是正常的。陈同学能够脱颖而出,一定是他的某些特质或能力吸引了复试的老师们,可能并不仅仅是因为他发表了一篇一作6分以上的SCI论文,而是综合了上述各种因素的结果。

《中国科学报》:在研究生招生的复试中,学生的科研成果与科研能力占了多大比重?

王德华:

在这方面,硕士招生与博士招生的复试是有些差别的。硕士招生复试重视学生在本科阶段的学习基础,包括学业成绩、基础知识、科研训练等,发表学术论文的确是加分项,但并非决定性因素,主要还是考量学生的综合素质。

而在博士招生中,则更看重学生硕士期间的学术训练和发表学术论文的情况。它反映了学生的科研经历、思维能力、课题的创新性,以及是否敢冒险去做一些新的探索性研究等等。

《中国科学报》:如何判断一个学生的科研潜力?早发论文、多发论文就一定是优势吗?

王德华:

短时间内判断一个学生的科研潜力是很难的,决定一个学生的科研潜力的因素也很多,如科研经历、科研兴趣、个人追求、思维能力和科研悟性等。

在考研复试中考察一个学生的科研潜力,主要看的并不是他是否发表过论文,而是他在科研实践过程中受到的训练和对科研过程的理解。

如果参与过科研工作,发表过学术论文,老师通常会进行针对性提问,看看学生在科研工作中的地位,如课题设计、数据收集、数据分析、论文撰写等。但实际上,要在短时间内判断一个学生的科研潜力是很难的。

现在很多学校有对研究生必须发表一定档次的论文才能获得学位的规定和要求,但我认为不应该如此。

因为一旦有了要求,就相当于给了学生一个终极目标。科研是无止境的追求,潜力较好的学生可能半年左右就发文章了,或者追求短平快的论文,过多地去做一些模仿、重复性研究。对于培养创新性能力、探索能力是很不利的。

再说研究生培养的目的是未来的学者,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不是唯一目标。科研探索的目标,应该是无限大的。

《中国科学报》:从初试成绩来看,陈同学的英语成绩并不理想,但他仍然能够发表SCI论文,这是否说明研究者的英语水平与发表SCI论文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王德华:

英语作为学术界的国际语言,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生命科学、生物医学等领域,绝大多数论文都以英文发表。研究者想要追踪国际前沿,阅读文献、国际交流和撰写论文,都需要有一定程度的英语水平。

但考了47分是否就代表英语水平差?也不一定,复试是另一个展示能力的机会。

如果复试的时候他能够在短时间内对一段英文文献进行较好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用相对流利的英语进行表达,那么即便英语考试分数不高,也不会影响老师们对他英语水平的判定。考试成绩与实际能力有时候也会有偏差,所以能力是很重要的。

《中国科学报》:如何看待目前我国的研究生招生制度?在研究生招生上,高校或研究机构应该秉持什么样的价值判断?

王德华:

目前硕士招生仍由国家组织统考,院校进行复试。但随着应试弊端的显现,推免、直博等招生形式受到越来越多导师的认可,不少导师更青睐于推免或直博的学生。因为一个学生能够在本科院校中获得推免或直博资格,说明其综合素质大概率更加优秀。

此外,我国在招生考试上还有一大改变:博士招生的统一考试减少,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实行申请-考核制,所以综合能力是很关键的。考试成绩不是决定性因素。

但不管什么方式、目的,都是想选拔出优秀的学生、有潜力的学生。至于怎样才是优秀的?实事求是地讲,不同学校、不同老师的看法也是不一样的。

总的来说,性格上阳光自信、基础扎实、逻辑思维清晰,喜欢科研工作,好奇心强,有刨根问底的劲头,有毅力,主动性强,自我管理能力强,以及一定的科研经历、本科学校的声誉等,都会成为参考因素。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