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冯丽妃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12/30 13:37:26
选择字号:
我国空气污染与气候变化协同治理成效显著

 

近日,《中国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路径(2022)》报告发布。该报告指出,通过实施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协同减排,有望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的基础上,使全国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较当前水平下降1/3以上,全国空气质量达标城市比例可提升至80%以上。

报告由清华大学、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北京大学等单位联合发起,国内大气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管理等领域50余位一线学者共同编制。报告以“减污降碳 协同增效”为主题,对空气污染与气候变化、治理体系与实践、结构转型与治理技术、大气成分源汇及减排路径、健康影响与协同效益五个方面20项指标进行分析。

报告追踪了我国空气污染与气候变化协同治理的最新进展。其中,我国大气污染治理近年来取得显著进展,2021年全国PM2.5浓度均值为30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下降34.8%。同时,我国能源结构持续调整,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升,2021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2.7%,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同比下降3.8%。

不过,报告召集人、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大气所所长雷宇表示,下一步,碳减排和空气质量改善的任务非常繁重。目前,我国PM2.5浓度是欧洲和美国的的2~4倍,是世界卫生组织保护人体健康的指导值的6倍。同时,臭氧是另外一个关注的主要污染物,2021年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有50个城市臭氧超标,臭氧已成为对我国空气质量影响仅次于颗粒物的污染物。

此外,当前我国在城市空气质量改善和温室气体减排协同方面仍存在很大进步空间。报告初步评估结果表明,2015-2020年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中,仅有105个城市实现了PM2.5年均浓度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协同下降,有17个城市的PM2.5年均浓度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呈现同步升高态势,亟需在城市层面进一步推进减污降碳协同治理。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2022年度报告第五工作组召集人宫继成表示,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具有协同作用,同时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之间也有非常复杂的关联。从健康的角度来考虑二者协同减排,并提出可能的减排路径,对实现我国的双碳目标,建设美丽中国和健康中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报告指出,碳排放与大气污染具有高度同源性,通过实施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协同减排,报告指出,我国有望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的基础上,推动全国PM2.5年均浓度下降至25微克/立方米,臭氧浓度年评价值有望下降至130微克/立方米左右,全国空气质量达标城市比例可提升至80%以上。进一步以碳中和目标为牵引推动能源深度低碳转型,至2060年实现碳中和时,PM2.5年均浓度和臭氧浓度年评价值将下降至10微克/立方米和100微克/立方米左右。

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指出,协同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与空气质量改善工作,既体现在治理对象、措施以及政策行动的统筹,也体现在目标及效果的协同。社会和学界对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关注度在不断提升,报告对引领相关学术研究、支撑管理部门决策意义重大。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朱彤则强调,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工作需更加关注地方特色,立足各地自然资源禀赋,力求协同效益最大化。

清华大学副校长曾嵘指出,该校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重大战略需求,在碳中和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突破方面积极探索,该报告正是成果之一,未来该校将鼓励学者持续深耕,发挥创新引领作用。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