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刘瑞玉 海洋所供图
日前,纪念刘瑞玉院士诞辰100周年座谈会暨学术活动在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举行。纪念会旨在追思先生的家国情怀、学术风范和科学精神,缅怀先生的高尚品质、学术思想和卓越贡献。
九三学社青岛市委员会、青岛市科学技术协会、中国海洋大学、大连海洋大学、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等18家单位参加活动。活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同步举办。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王凡在致辞中表示,刘瑞玉院士是中国海洋底栖生物生态学的奠基人和甲壳动物学的开拓者,他积极探索中国对虾生活史的繁殖特点,推动对虾人工育苗和养殖,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长期依靠捕捞天然虾苗养殖的局面,引领了以对虾养殖为代表的第二次海水养殖浪潮;在60多年的科教生涯中,刘院士始终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忠诚于党、淡泊名利、潜心研究、孜孜以求,为我国海洋科学事业发展和海洋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倾尽了毕生心血,他捐出毕生积蓄100万元设立“刘瑞玉海洋科学奖学金”,延续他对海洋科学的热爱,他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代海洋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九三学社青岛市委员会专职副主委于鹏、青岛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王崇江、中国海洋大学校长于志刚、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所长李铁刚、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孔杰、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所长李超伦、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理事长孙松、甲壳动物学分会名誉理事长相建海、院内外兄弟单位代表等分别致辞。
会上还播放了纪念刘瑞玉院士100周年诞辰视频片《活一天就干一天工作》,刘瑞玉同事、好友及学生发来的视频。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张小溪作为刘瑞玉海洋科学奖获得者代表发言。
座谈会环节,与会领导、嘉宾从不同角度回忆了与刘院士相处的点滴往事,深情追思了先生在为学、为师、为人方面的家国情怀、科学精神、卓越贡献与高尚情操,表达了对先生的缅怀之情。
为更好的传承和发扬刘瑞玉院士精神财富,座谈结束后举行了纪念刘瑞玉院士百年诞辰学术活动,海洋所李新正研究员作《甲壳动物最新分类系统》报告,徐奎栋研究员作《西太平洋海山生物多样性与连通性》报告,科研人员围绕最新科研进展进行了交流研讨。
刘瑞玉院士,1922年11月4日出生,河北乐亭人,九三社员、中共党员,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是我国著名海洋生物学家和甲壳动物学家,中国海洋底栖生物生态学的奠基人之一。曾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中国甲壳动物学会名誉理事长,国际黄海研究学会名誉主席、国际甲壳动物学理事会理事,国际生物多样性项目中国国家委员会顾问委员,中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委员、全国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第八届青岛市政协副主席、第四届山东省政协常委、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青岛市第八届委员会主委。他共发表论文 160 多篇、专著10部,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世界甲壳动物学会杰出研究贡献奖,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农业部养虾荣誉奖,山东省科学大会奖、科技进步奖,青岛市科学技术最高奖等 30余项。他的研究成果推动了我国海洋生物学、甲壳动物学、底栖生物生态学,以及海洋生物地理学、海洋生物多样性及资源保护研究和海洋水产养殖事业的发展。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