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珉琦 刁雯蕙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11/29 18:00:03
选择字号:
薛其坤、颜宁、于洪涛……会与青年人撞出啥火花

 

50×50等于多少?你当然算得出来。

“50人”ד50年”呢?你还算得出来吗?

11月27日,第二届“青年科学家502论坛”在深圳举办。“502”寓意“科学探索奖”每年评选出的50位青年科学家,将对未来50年的科学技术突破产生重大影响。

就像“1+1”有时大于2一样,“50×50”也可能得出不可估量的结果。

此次论坛上,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结构生物学家颜宁、植物生物学家朱健康、细胞生物学家于洪涛等众多知名院士专家,与青年学者畅聊科学领域前沿话题,碰撞跨界研究火花。

碰撞交叉探前沿

本届论坛上, 2022年度“十大基础研究关键词”正式揭晓。

高能宇宙线起源、室温超导、新材料创制、新型RNA疗法、类脑智能和脑机接口、面向科学发现的人工智能、后摩尔时代的集成电路、超高比能安全储能、仿生材料与器件、复杂系统与高阶网络,每一个都凝结着以获奖人为代表的中国杰出青年科学家群体的前端思考和前瞻研判。

过去十几年,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2020年“科学探索奖”生命科学领域获奖人陈玲玲长期耕耘在RNA生物学基础研究领域,致力于发现分子家族,破解基因密码。

长非编码RNA作为近年来新发现的功能RNA生物大分子,其代谢的异常与很多人类疾病密切相关。陈玲玲将其视为“基因组暗物质”,而自己和团队成员则是在黑暗中努力求索的“解码人”。

在随后的学术报告环节,陈玲玲分享了团队独辟蹊径、创建长非编码RNA和环形RNA研究技术体系的故事。

“未来我们要突破已有的研究范式,进一步发展超高分辨技术,进行实时动态的观测和在体原位的研究。”她希望团队能深入解析不同功能的RNA分子的作用机制,也期待能为相关疾病提供RNA方向的全新的诊疗思路。

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复杂系统研究,掀起了复杂科学研究的新浪潮。电子科技大学基础与前沿研究院教授、2021年“科学探索奖”前沿交叉领域获奖人吕琳媛正是一位实力出众的逐浪者。

论坛现场,这位充满学生气质的科学家,不仅将复杂系统研究的“前世今生”娓娓道来,还讲述了自己和团队在网络信息挖掘的两个关键问题——网络重要节点挖掘和链路预测方面的一系列代表性成果。

未来,对于该方向的研究,吕琳媛希望能探索网络高阶分析的理论和方法体系,这一方向也有望与脑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结合,为解决现有难题提供新的思路。

提到“科学探索”,人们总能自觉联想到“前沿”“原创”。参与论坛的“大咖”前辈,也对此分享了自己的理解和反思。

近年来,大热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被认为正在成为当今科学发现的新范式。特别是在2021年,AI技术一举将蛋白质3D结构预测的精度从60%提升到90%以上,并因此入选了《科学》杂志评选的2021年度最重要的科学突破之一。

国际著名结构生物学家颜宁却反其道而行之,阐释了AI在结构生物学中的未达之地。

她明确表示,现阶段并不看好AI可以取代实验技术。颜宁认为,要使AI真正成为结构生物学的重要工具,还将有赖于更大的数据库、更强的算力,以及更新的算法;特别是制药业,要注意利用AI进行结构生物学计算的这个局限性。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于洪涛是全球著名细胞生物学家,长期从事最基本的生命现象细胞分裂研究。

关于未来生物学领域青年科学家应该关注什么,他谈到,在基础研究领域,有一些科学问题始终存在,比如生命起源、遗传发育还有细胞的结构和组分等等。

“我们不用非得挖空心思去寻找科学问题。”在于洪涛看来,也许百年之后,还会有人站在这里讲述同样的科学问题。不同的是,科学家需要不断拓展看待这些科学问题的维度,以及探索和应用更多新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校长围聚议人才

一直以来,回答好“钱学森之问”是大学的重要使命,而杰出创新人才培养的困境究竟该如何突破?

在本届论坛特设的“校长圆桌”环节,谈及这个问题,薛其坤思考良久。

“在人才培养方面,无论是破解钱学森之问,还是优秀人才的培养,我们首先要立足时代,立足世界科研前沿,立足国家重大需求,在这个方向上部署我们的课程、学科、科研,这是学校需要认真考虑的。”

近年来,南方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西湖大学等一批新型研究型大学发展迅速。中科院院士、上海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李儒新谈到,上海科大作为中国科学院与上海市政府共同举办的新型研究型大学,每年有10%的本科生在大学期间就能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收获科研成果。

“在学生培养方面,我们注重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方式,例如学院下面不设置学系,在课程设计方面,将基础学科和课程进行全面的安排,发挥学科交叉融合的特色。”李儒新表示。

他还提到,许多高校都承担着建设和运行大科学装置的重要责任,这也为培养多学科交叉的人才提供了机会。一方面,培养多学科交叉的人才能够为大科学装置的建设提供智力支撑;另一方面,大科学装置建成之后面向用户是多元化的,也包括了海外用户,这对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创新人才培养都很大的帮助。

“当前人才培养的机制具有单一性,人才培养应该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此外,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也应该有所创新,例如可从兴趣、对研究的执着、对整个知识面的掌握、创新性想法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进一步助力培养创新性人才。”中科院院士、大湾区大学(筹)负责人田刚建议。

中科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韩杰才则指出,现阶段需要转变对基础研究的认知,还要加大对平台、经费、政策等资源的投入,让青年科学家们有“敢于坐冷板凳”的勇气和毅力。

对于青年人才成长,厦门大学校长张宗益认为,应该给予青年科学家,尤其是外来青年人才平等的学术话语权,营造民主、平等的氛围。要从地方政府、头部企业、相应的科研院所等方面促进合作,汇聚各方资源,引领青年科技工作者勇于探索,宽容失败。

他同时提出,青年人才要想成为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需要培养他们辨别国家、社会和人类的重大问题的战略思维和全局观。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