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大学原有的专才培养模式遭遇越来越多的质疑。在专才培养模式下,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观察视野受限于狭窄的学科边界,毕业后很难适应较长周期内的知识与能力需求。有鉴于此,大学通识教育被赋予更多的意义与使命。然而,在突破传统学科边界限制的同时,如何避免学生成为“样样精通、样样稀松”的“通才”,对大学通识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事实上,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专才培养与通才培养应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学通识教育不仅不可将二者割裂对立,而且应致力于实现二者的协调统一。就专通平衡、专通结合而言,可从以下三个层次思考大学通识教育的发展方向。
大学通识教育的第一层次是拓宽视野、传播知识,实现多学科知识的获得与积累。借助大学通识教育,学生得以涉猎多学科知识、扩大知识面。譬如商学科学生具备一定的法学科知识基础,自然科学学科的学生具备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知识基础。此类多学科知识的获得与积累,对于学生未来的事业发展进步与生活品质提升,必然大有裨益。
当今社会知识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对大学人才培养和学生未来发展的挑战越来越大,若不能及时实现知识更新,学生在大学毕业后的职业道路上未及远行,知识结构即已趋于老化。而当前知识更新的一个重要趋势在于,传统的学科知识边界趋于弱化,多学科知识的交叉不断形成新的知识点。在此背景下,第一层次的大学通识教育可助力学生实现多学科知识的兼收并蓄,从而推动未来知识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可持续发展。
尽管大学通识教育的第一层次是必要的,对于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大意义,但大学通识教育绝不应当止步于这一层次。无论是专才还是通才的培养,相比知识获得,能力养成对于人才价值的可持续性显然具有更大意义。因此,在第一层次之上,大学通识教育的第二层次当为多学科观察与分析能力培养。在这一层次,基于相当程度的多学科知识获得与积累,学生开始形成对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理论与现实问题基本的观察与分析能力。譬如商学科学生基于相当程度的法学科知识获得与积累,对相关的法学理论与现实问题开始形成基本的观察与分析能力,自然科学学科的学生基于相当程度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知识获得与积累,对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与现实问题开始形成基本的观察与分析能力。此类多学科观察与分析能力的形成对于学生能力全面提升的重要意义显而易见。在大学通识教育的第二层次,学生开始形成对不同学科理论与现实前沿问题的观察与分析能力,从而实现由知识型人才向能力型人才的转变。
然而,人的时间和精力毕竟是有限的,要避免能力型人才误入“样样精通、样样稀松”的“通才”之路,需引入大学通识教育的第三层次,即跨学科观察与分析能力培养。相比前两个层次侧重的多学科,第三层次侧重的跨学科虽只有一字之差,但更为强调各学科知识结构与分析框架之间的联动兼容,凸显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通才培养与专才培养的互动性。在大学通识教育的第三层次,学生将本学科的理论与现实问题置于跨学科的观察与分析框架中,进而反哺对本学科理论与现实问题的观察与分析能力。事实上,从深化改革到大国外交,围绕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的当前诸多热点问题,跨学科的观察与分析视角往往远优于单一学科的观察与分析视角。从学校到社会,跨学科观察与分析能力越来越成为能力型人才培养与发展的基本趋势,大学通识教育在这一过程中理应担当更为积极的角色。
由此可见,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专才培养与通才培养绝非相互冲突、此消彼长,而是相辅相成、融为一体。纵观大学通识教育的三个层次,大学优质通识教育早已超越简单的多学科知识获得与积累,跨学科能力型人才培养应当成为大学优质通识教育的新使命。大学通识教育既非专业教育的简化版或通俗版,也非专业教育的扩大版,而是专业教育的升级版。
当然,推进第三层次的大学通识教育,对教师本人和学校教学体系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师而言,需要不断优化自身知识结构和研究能力,具备相当程度的跨学科知识与能力基础,针对不同学科的学生专业背景得以进行因材施教式的通识教育。对学校教学体系而言,需要不断探索优化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和通识教育师资配置,针对不同学科的学生专业背景有的放矢。
(作者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