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田径男子100米半决赛后庆祝。新华社记者吕小炜摄
■本报记者 胡珉琦 崔雪芹
近日,东京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苏炳添以半决赛9秒83的亚洲最好成绩,闯入男子百米决赛,并取得第6名。
在人们欢欣鼓舞、将“我的添”刷爆网络时,各种疑虑也不断涌现:“苏炳添现象”是个例吗?中国还能出下一个苏炳添吗?
对此,首都体育学院体医融合创新中心主任郭建军等专家的答案是,不仅会有,而且会更多。
短跑突破只能等天才?
中国是否还能再出苏炳添的疑虑,不仅来自于公众,就连很多专业人士也认为中国人在短跑项目中没有优势,天才短跑运动员更是“可遇不可求”。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不是没有好苗子,但大多昙花一现。最主要的原因是年轻时取得了一定成绩后就拼命加强专项训练、增大专项负荷、提高训练强度,结果疲劳积累、伤病频发、成绩下降、水平滑坡。”北京体育大学原田径教研室教授熊西北告诉《中国科学报》。
他指出,中国短跑运动员的平均退役年龄一度只有22岁左右,“运动员的黄金期还没到来,就已经被练‘废’了。但很多教练员却坚信是中国运动员的短跑天分不够,没有天才运动员”。
这种观念也在某种程度上契合了多年以来国际体坛跑跳项目的整体格局。世界男子100米纪录长期由美国短跑运动员尤其是黑人运动员创造,2000年后的10年,又以牙买加短跑运动员的成绩提高最为突出。此时,“人种决定论”“基因决定论”的说法让很多人信服。
美国耶鲁大学遗传学家肯尼斯·基德曾指出,因为非洲人群的遗传多样性是全球最高的,所以从理论上讲,对于任何受遗传因素影响的技能而言,世界上最有天赋和最没有天赋的人很可能都是非洲人或近代非洲人的后裔。比如,跑得最快和跑得最慢的人很可能都是非洲人。只不过在体育比赛中,人们只会关注跑得最快的那一个。
从总体上看,因为非洲本地存在更多基因变异,所以能够达到“极限”的特殊人群中,非洲人占更大比例。但是,基德并不认可平均遗传优势的说法,也就是说,并非所有非洲人都天生适合跑跳项目,白人、黄种人就一定不如非洲人。如今,这一认识也已经成为科学界的共识了。
“跟黑人顶级运动员相差0.1、0.2秒是有可能的,但如果长期落后半秒甚至以上,那绝不是因为先天条件导致的。”熊西北说,“如果国内的教练员,甚至是大众都认为只有耐心等待下一个中国短跑界天才运动员出现,中国短跑才能有所突破,那么任何讨论都没有意义。”
向科学训练要成绩
既然不能只等待天才出现,我们又该如何做?
苏炳添等人在论文《新时代中国男子100m短跑:回顾与展望》中给出了可行的方法,他们分析了新时代条件下中国男子百米短跑跻身世界前列的几大原因,并把践行科学化的训练理念放在了第一位。
“短跑是一项很复杂的运动,而决定短跑项目成绩的内在因素是运动员的无氧代谢供能能力和保持无氧代谢功能的耐力;外在因素是运动员短时间内的连续高速跑动运动技术能力,如起跑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加速能力、途中跑能力、最大速度能力和保持最大速度跑能力。”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苑廷刚在采访中表示,每一项能力都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科学训练来提升。
国家体育总局竞体司袁守龙在《体能训练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趋势》中介绍,美国田径协会从上世纪80年代就高度重视多学科攻关,聘请10名矫形外科与康复医学博士、8名生物力学博士、12名生理学博士、15名心理学博士、4名营养学博士、50个理疗师。团队采取分散和集中工作形式,每年进行全国性比赛数据收集,及时为教练员、运动员提供数据分析报告;每年召开训练科学研讨会,专家团队和教练员、运动员面对面研讨并开展跟踪服务。
当中国短跑界自认为条件禀赋不足,知难而退、消极气馁地面对比赛成绩时,“天赋异禀”的美国田径队已经从传统经验型训练向信息化、数字化、科学化训练转型了。
苑廷刚说,如今苏炳添的成功就是十几年来国家田径队坚持“向科学训练要成绩”的结果。苏炳添的教练袁国强非常重视训练和科研,后加入的教练Randy Huntington,以及短跑运动员谢震业和韦永丽的现任教练Rana Reider都是美国著名的“科研型教练”。他们的整体训练思路是,以“冠军模型”为指导,通过高科技仪器和设备对运动员体能、技术、恢复等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监控,据此发现问题、寻找差距、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进而恶补短板,全面提升运动员的竞技能力。
“短短100米,平均40~50步,每一步、每一个动作都有适合运动员个体的科学的技术指标。科学训练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把每一位运动员的潜力挖掘出来。”苑廷刚说,“如果我们的技术足够精湛,完全可以弥补身体上的一点点先天差距,甚至过去传统认知里对运动员年龄、身高的刻板要求,都应该被丢掉。”
把迅速、敏捷的孩子留在田径场
除了“向科学训练要成绩”,以及建设相应保障体系外,苏炳添等还在论文中提到了要注重青少年运动员的选拔培养,特别是要通过多种手段扩大参与短跑训练的青少年人数,并不断创新训练方法以提高成材率。
“目前田径运动员的培养,主要从小学开始,也就是从六七岁的时候开始进行系统训练。但实际上,小学前的身体开发和运动能力开发决定一个孩子在小学阶段是否有潜力发展成一名运动员。”郭建军在采访中谈道。
郭建军表示,短跑运动速度是关键,而速度取决于步频和步长。发展速度的第一敏感期大约在6~7岁,这是人体神经发育的关键期,也是速度发展的关键期;第二敏感期大约在13~14岁,主要是步长和肌肉力量的发展,这一阶段人的心肺功能、腿长等都有明显增加,对速度的提升有重要作用。“如果能从早期更大范围地发掘青少年人才,那么,培养出一批优秀短跑运动员是可行的。”
说到青少年运动员选拔培养,牙买加的例子更有代表性。牙买加几乎每个孩子都会被要求参加青年田径比赛,成绩优秀的孩子会一直受到关注,被招募到田径成绩出众的高中里,然后参加各种大赛,积累经验,得到奖学金。这就是“牙买加体系”——全岛化挖掘短跑天才。让迅速、敏捷的孩子一直活跃在短跑运动项目中,可能就是牙买加统领世界短跑赛场的关键。
“那么在中国,如果青少年运动能力开发成为一种社会文化,专业短跑训练成为很多孩子课业之余的兴趣选择,如果我们的社会环境真正以孩子的‘强健体魄和健康人格’为主流评价,而不是以‘考试和报班’为主流,又何愁下一个苏炳添不会出现呢?”苑廷刚说。
《中国科学报》 (2021-08-06 第1版 要闻)